时间: 2006-02-25  李进     5290

最贴近农民的科学发展观--贵州织金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最贴近农民的科学发展观 ――贵州织金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2005年8月16日


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国家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在成就的背后,是资源、环境和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条件越来越苛刻。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央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3年3月9日,***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贵州省织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3万人88万农民,农业人口占94.6%,是典型的农业县。农村穷农民苦农业难,在这里表现得较为突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织金县委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农村的具体实际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带领农民走一条现实可行、实在可靠、绿色循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一个突破口。沿着这个思路,经过近三年反复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个具有科学性、循环性、增值性,围绕着有机种植、绿色养殖、沼气建设、循环利用等展开的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并很快在13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试点。由于这一模式是紧贴当地实际和农民最为迫切的利益诉求打造出来的,试点工作展开不久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并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在一些试点村,我们无比惊喜的发现:想外出打工的农民不走了,在外打工的农民回乡了,他们已经在家乡的循环经济中,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


一、织金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基本轮廓
织金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下称织金模式)的原则、要求和原理。原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要求:种植规范化,养殖科学化,沼气普及化,环境优良化。原理:科学种植、绿色养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相互渗透,通过物质能量转换和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以绿色有机、增收节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持续发展共同支撑的、“种植――养殖――沼气――沼肥――再种植”经济循环,是织金模式的基本轮廓。直观表达如下:
绿肥种植为基础。紫花苕是一种枝叶既可做肥料又可做饲料、根可做优质有机肥且具有固氮作用的特殊绿肥。织金县土壤最适宜种植紫花苕这一特殊绿肥,只要种下,不需管理就有收成,而且产量很高。织金县抓住当地盛产绿肥大做文章,在全县大力推广绿肥种植。为了充分挖掘绿肥的价值,县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发明了将绿肥枝叶烘干打磨成绿肥粉,长期保存作为饲料的“专利”。这一发明,极大提高了织金县饲料生产能力,为调整单一种粮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就养猪而言,绿肥粉可以替代一半玉米。喂一头猪出栏原需300公斤玉米,现在只需150公斤玉米和150公斤绿肥粉就行了。而且,用绿肥粉做饲料,可改传统的“熟喂”为“生喂”,极大提高了养殖劳动生产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猪肉的营养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绿肥种植通常利用冬闲田地来进行,不仅不影响而且促进了玉米等大季作物的耕种。天闲地不闲,极大提高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绿肥的科学种植和综合利用,为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绿色养殖为关键。贵州织金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高寒山区,“地无三里平”,绝大部分耕地在山上。全县180万亩耕地中有80万亩的坡度在25度以上。在这种地区只靠刨土种粮,农民刨了几千年也同时穷了几千年。靠刨土增收?无望。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即用自种的绿色饲料不加任何带有激素毒素、或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工业合成饲料添加剂的纯绿色养殖,成为织金县农民就地脱贫致富最现实最可能而且具有绿色优势的解决方案。三年来的探索证明,养殖比种地效益好收入高。而且基于千家万户人工养殖的绿色有机畜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积极推动绿色养殖业的大发展,县委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完善的品改、防疫、检测和养殖技能培训服务,还在积极探索设置牲畜保护价收购机制、培育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经纪人队伍方面狠下功夫,工作十分到位。织金县养牛大乡金龙乡的农民是这样描述党组织抓品改工作力度的:“连母牛发情时,都会自觉往配种站走,而不是随便的野交滥配”。目前,织金县的绿色畜产品名气越来越大,已冲出乌蒙山脉,远销海外。更为难得的是,如果农民只种地,闲忙由季节调节,农忙时忙不过来,农闲时百无聊赖,等于失业半失业。而以养殖为主兼种粮食,则是全年有事做,农闲人不闲,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保证了充分稳定就业。这对农民增收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沼气建设为龙头。织金农村的基本燃料是煤。年人均使用1吨。发展养殖业会产生宏量的粪便,处理不当会影响环境卫生甚至造成污染。而沼气建设,既可以将畜粪变废为宝,又可以以沼气取代煤炭,余物沼液沼渣还可以作为优质肥料使用,真可以说是“一石多鸟”、一举多得。4口之家的农户,建一口沼气池,一年可以节约8个月的燃煤(冬天还需烧煤取暖)。沼气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建三改”。“一建”即建沼气池。“三改”为改圈、改厕、改灶。“改圈”,即将传统养畜的圈由“坑圈”改为“平圈”,增加圈的通光通气和清洁度,大大提高了牲畜增长速度。“改厕”,即将当地一直使用的传统坑厕改为水冲厕,既利于卫生又便于给沼气池送料。“改灶”,即将烧煤的煤灶改为烧气的气灶,以气代煤。而且,建一口沼气池并保证正常使用,农民最少得养3头猪,养3头猪必须种4亩绿肥,沼气建设对循环经济模式起到了固化的作用。
农民增收为目的。农民增收是贯穿织金模式全过程及所有环节的主线条。在织金循环经济模式中,所有过程和所有环节,都能促成农民增收。在绿肥种植环节,绿肥粉部分取代玉米养猪,可节约养猪成本;绿肥根的固氮作用,既能不断减少尿素施用又增加玉米产量,还能改良土壤。在养殖环节,农民可以整年不闲的喂猪养鸡,增加收入。在建沼气环节,畜粪产生的沼气可取代燃煤烧柴,节省开支、节约煤炭还保护青山绿水。沼渣沼液可做优质肥栽培瓜果及农作物,节约肥料开支,并从根本上保证了瓜果的天然绿色,提升产品价值。织金模式的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节节生财,构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增收循环和绿色循环。
经济循环为核心。整个织金模式设计面向农户,充斥着有机、绿色、节约、替代、循环,着力于最大限度地在每个环节把资源充分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实现自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的协调统一,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利用承包地和劳动力,通过种植、养殖、沼气、再种植的产业链良性循环的使用土地、节约使用资源,基本实现了居家就业、就地增收。收入的增长除一家人生活消费外,可供孩子上学,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使之一代胜过一代。整个循环经济过程可以说是“天尽其道、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近乎达到了一种“只要太阳会出来、山河依旧在,织金人就有饭吃有衣穿有奔头”的生活新境界。这就是织金模式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织金县委是坚强有力的推进器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西部,93万人,94.6%是农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山区、国家级贫困县。1985年,按当时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20元(当年价)以下、人均口粮200公斤的贫困标准统计,全县共有贫困人口61.7万人,占总人口的88.8%。1995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709元。时至今日,该县仍未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农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手段单一,是当地人力资源的典型特征。
越穷的地方工作越艰苦,越苦的地方工作越难做。在织金农村,生产方式的任何进步、劳动手段的任何创新、生活方式的任何改善,都离不开党委的领导、扶持和服务。织金模式的构想、探索到诞生,就是县委第一书记亲自抓、长期调研、反复实践、跟踪落实的结果。县委的领导、扶持和服务,是织金模式的基本动力。织金县委除了承担全面领导、组织和动员工作外,主要采取三个强有力的手段推动循环经济。这三个手段可称为“一个发动机、两只翅膀”。一个发动机,即财政对农户建沼气池给予补贴,建一口池子支持1000元,农户自筹300元(每池需资金1300元)。其中一只翅膀是融资服务。内容是县乡党委为了帮助农民获得信用社贷款资金,主动帮助信用社建立农民信用档案,帮助信用社催还贷款,同时动员和教育农民提高信用度。农民做到“贷得到,用得好,还得起”,信用社则是“贷得出,收得回”,各得其所,实现双赢。另一只翅膀是技术支持。织金县发明并推广了一个非常科学有效的“村教兴农”活动。即为了解决技术人员少、技术培训需求大的矛盾,县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乡村学校教师这一在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特殊资源群体,来落实对农民的普遍培训,把循环经济的知识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方法是县里集中培训来自各乡各村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回各自乡村利用乡村小学教室培训农民。这些教师白天按国民教育体系教书育人为共和国培养新一代,晚上在教室里教孩子的父母学循环经济为贫苦农民传授脱困招,手把手教农民如何种绿肥、搞养殖,如何建沼气池、用沼气灶、点沼气灯。“村教兴农”不仅使每个试点村所有农民都接受了循环经济的技术培训,而且将县乡党委亲民务实的政风吹向千家万户,密切了党群关系,政民关系,尽了人情,暖了人心。这的确是当地县乡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周到具体、最人性化的领导、扶持和服务。


三、织金模式的三大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从13个试点村的情况看,在不影响传统农业收入的前提下,从利用冬闲田地种绿肥开始的循环经济,每年能给每户农户新创造的收入(包括节约的必要开支)如下:种4亩绿肥,每亩创收500元,共计2000元;养售10头出栏猪,每头创收215元,共计2150元;用沼渣沼液栽培瓜果蔬菜收入1500元;以牲畜粪便做肥料可节约化肥支出300元;1口沼气池可节煤2吨,节支700元;沼气灯替代电灯可节电折价约50元,等等。这样算来,循环经济每年可给每户农户新增收入为6700元。以1户4口之家计算,人均年新增收入1675元。仅此一条,就可使织金农民脱贫,步入小康。
二是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充分就业和普遍的农民增收,能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村社会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农民实现居家就业、就地致富,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城市形成的越来越严重的压力,而且能确保农村人不受城市人的白眼、保持尊严;宏量绿色有机畜产品的推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绿色健康食品,为社会造福;能为农村建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织金县三塘镇,我们惊喜地发现,由于循环经济影响,许多外出打工的壮劳力“还乡”了,被充满生机的经济模式及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回家了,他们已经在家乡找到了他们想要的致富路。返乡民工脸上情不自禁的喜悦、以及对打工生涯中某种“痛苦”的解脱感,至今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令人感动、催人泪下。
三是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沼气池的使用改善了环境卫生,净化了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沼气替代燃煤,节约了非再生极为宝贵的煤炭资源;沼气替代木柴,农民不再上山砍柴,保护了森林和植被;人畜粪便通过沼气池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概言之,模式的推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循环进一步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四、织金模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是党委特别是一把手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积极性和责任心,是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政治动力。织金模式的设计者和带头人、中共织金县委书记张玮,是一个生于农村、对农民有深厚感情、能与农民荣辱与共的基层决策者。农民的贫穷,是其最大的痛苦;农民的出路,是其最大的心病;为织金农民造福,是其最大的心愿。从张玮同志的身上,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没有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拥戴和对国家崇高的爱,就不会对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当代最重大的政治历史命题有深刻入骨的认识和理解,就不会对“三农”问题有真正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进而就不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动真情、出真招、使真劲;没有对农民深厚的感情,没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三民情结”,就体会不到农民真正的疾苦;而体会不到农民真正疾苦的人,是永远也没法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抓手和办法的。织金模式之所以设计得相当的科学化、合理化、效率化和人性化,织金模式的推动之所以如此全面、有力、周到、细致,与一把手和“一班人”的觉悟、认识、奉献和责任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的地方党委特别是一把手能自觉主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精神,并将此作为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抓到底,“三农”问题再难,也有解决的办法。农民苦的另一面是弱,没有党的帮扶是起不来的。
二是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温家宝同志当选总理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要突破“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一年过后,全国取消农业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农民第一次脱掉了苛税重费的枷锁。取消农业税给每个农民增收节支70元,更重要的是砍掉了捆梆在农业税上强加在农民身上的各种费用负担,从政治上为农民增收扫清了障碍。收入低,是农民穷苦直接的经济根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的中心。织金模式之所以能产生重大影响,一个主要原因是其设计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农民增收。不能促进农民增收,任何农村经济模式都没有意义。
三是培养和造就农民内生的造血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开展了针对农民的扶贫解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但近期以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脱贫人口返贫现象越来越严重;旧的贫困未解脱完,新的贫困又出现了。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自身内在的造血机制缺失,农民致富没有持续可靠的内在动力。今天农民生活困苦,政府和社会对农民进行各种支持帮助都是必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帮助农民培养内生的造血机制,形成农民自身自觉自动的致富能力。织金县委充分认识到,城市烟囱再多、机器再响,与农民致富关系不大;靠发展工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反哺农业,过程太长而且也过于勉强。织金农民要致富靠什么呢,靠县委带领、帮助他们走居家就业、就地致富、靠自己双手创造生活的道路。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中国13亿人9亿是农民,农村穷农民苦农业难,是中国“三农”问题最基本的写照。“三农”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是很难建立起来的。然而中国要解决“三农”问题,靠发展工业、发展城市,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不现实的。道理很简单。如国家经济发展了,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在扩大。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由改革前的18%上升到36%,但城市对农民进城的容纳能力却在不断下降,今天很多大城市都在控制人口增加。城市发展了,农民进城却是越来越难。“三农”问题的根在农村、本在农民。农民收入不增加,农村社会不发展,“三农”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织金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村社会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拓宽农民基本致富门路、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基本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农村工作一个全新的亮点和农业变革的一场深刻革命。
五是狠抓落实农村教育,是长期、彻底、合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中国农民的穷苦由来已久,数千年来一直处于越穷越落后(素质低)、越落后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历史上,他们是弱者。在市场经济中,他们同样是弱者。他们的竞争力弱,基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穷;他们穷,基本原因是他们文化素质低;他们文化素质低,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低,没能享受与城里人同等水平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因此,“三农”问题说到底是教育问题,是教育的不公平问题。要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对成年农民而言,重要性不再突出了,但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扶持;而对农村孩子而言,给他们与城里孩子一样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却是无比重要的。只有在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下,农民才有从根本上摆脱低素质历史困境的机会。当农村孩子真正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之时,“三农”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再少,不能少了教育。长远来看,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教育抓起,具体讲就是从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从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抓起。在抓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更下大决心,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项严肃的基本国策来贯彻。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兑现农村义务教育是全面、最合理、最实在、最公平的选择。与其抓这样那样的项目,不如集中精力抓教育。我们的社会,可以接受不能给农民更多扶持的过错,但决不能容忍再生产低素质同胞的教育缺陷。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