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3-08-04  李进     9046

肖进源:贵州旅游资源十大特征

贵州旅游资源十大特征

肖进源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1、历史悠久

早在24万年前,贵州这块土地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使贵州成为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地点80余处,如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水城硝灰洞,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和白岩脚、六枝桃花洞、平坝飞虎山及普安铜鼓山等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就可以充分地证明贵州的历史古远。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贵州”名称始于宋代。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立行省,区划几经变动,到清朝雍正年间,基本形成现在的地域面积。

2、环境多样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倾斜,河流顺地势从西向北、东、南三面分流,以中部的苗岭山脉为界,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西部海拔1500——2800,中部1000米左右,北、东、南三面边缘河谷地带500左右。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的美丽与神奇。

3、景观独特

贵州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独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瀑布群、溶洞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惠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数十万只白腰羽燕起飞,燕翅如云,壮观无比。

贵州有世界上唯一的三叠纪奇观(世界上仅有瑞士圣乔治山有部分出露),在这里每走一步,跨越万年,天然造化,自然传承,拥有六项世界之最:1)全球最壮观的浅海次深海过渡带;2)全球最好的早三叠纪深水生物遗迹化石群;3)全球最早、最大的三叠纪管壳石生物礁;4)全球最完整的三叠纪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贵州滩;5)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类–海百合动物群;6)全球保存最系统最完好的三叠纪海陆变迁和浅海—次深海“拉锯战。

贵州三叠纪是大自然传承给贵州和全人类的珍贵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沉甸甸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4、气候宜人

——气候

贵州省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1)春季是从3月份至5月份,春季来临时,万木复苏、鲜花盛开、各地生机勃勃。(2)夏季是从6月份至9月份,以晴朗的温和宜人的天气为主。白天日照时间较长,夜晚气温温和,日温差较大。(3)秋季是从10月份至12月份是秋季。虽然气温要比夏季低一些,但天气依然不错。本省的植物是多为常绿植物,但也引进了不少落叶树。多彩的树叶装扮出贵州的秋季的美景。(4)冬季为1月份至2月份,全省大部地区的气温有所下降,但无严寒,仍是旅游的好时节。

5、资源丰富

贵州独特的环境条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资源大省、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具有明显的资源产业竞争优势。

一是能源资源。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水资源总量为910.46亿立方米。贵州素以“江南煤海”著称,资源储量达2419亿吨,保有储量达571.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2010年煤炭资源量达549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火电和煤化工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贵州还有十分丰富的煤层气(瓦斯)资源,埋深小于2千米的煤层气达3.1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大力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3447.52万千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358.69亿千瓦时。

二是矿产资源。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矿种多、储量大、分布广,且成矿地质和组合条件好,易于开发。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127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其中,有74种(含亚矿种)不同程度地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矿区、矿段或井田)3351处,有41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煤、磷、铝土、锑、金、锰、重晶石、稀土、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稀土矿资源储量149.7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7.93%,居全国第2位;磷矿资源储量27.7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5.85%,居全国第2位;锰矿保有资源储量9882.4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0.07%,居全国第3位;锑矿保有资源储量26.7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8.07%,居全国第4位;铝土矿资源储量5.1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6.30%,居全国第4位;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1.2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65%,居全国第1位,是中国重晶石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的钡业生产基地。目前,矿业经济占工业经济的48.8%,已成为全省的经济支柱。

三是生物资源。全省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维管束植物近6000种,其中可供食用的500余种,工业用植物6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环境的植物240种;有大量的珍稀植物,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15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999种,其中兽类168种,鸟类437种,爬行类107种,两栖类66种,鱼类221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黑颈鹤等15种。“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有药用植物3924种、药用动物289种,享誉国内外的“地道药材”有32种,其中天麻、杜仲、黄莲、吴萸、石斛是贵州五大名药。

四是旅游资源。目前,全省已有荔波、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2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3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地质公园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212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7个,国际民族生态博物馆4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1.8万个。已基本形成了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192912月,贵州最早的中共地下组织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建立。1935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中央批准建立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此后,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贵州各族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直至全省解放)、生态游泳及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形成了六大特色旅游区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我省已逐步成为了集旅游观光、避暑养生、会展商务及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6、民风多彩

贵州现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为世居民族。2010年,全省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52个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国土面积55.5%;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8.9%其中全省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布依族占97.3%;侗族占55.7%;仡佬族占98.2%;水族占93.2%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千百年来,贵州各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贵州文化。

7、分布广泛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安顺、遵义、贵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黔西北、黔中、黔东北、黔西南、黔东南、黔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市、州、地、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黔东南、黔西南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8
、人自融洽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差异亦大,例如,瀑布景观:黄果树、十丈洞瀑布等,溶洞景观:织金洞、九洞天、九龙洞等,山体景观:荔波茂兰、梵净山、斗蓬山、雷公山等更是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和悠久的生态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9、原生态强

贵州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梵净山亚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的一颗绿宝石",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旅游奇观、民族风情于一体,是喀斯特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黔东南的民族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贵州一大民族原生态旅游景观。
     10
、潜力巨大
    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内陆,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雷公山、月亮山、九洞天、威宁草海、乌江画廊、世界三叠纪公园等,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这些地方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景物神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全省还有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仍处于藏于深山人未知的状况;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