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9-10-29  李进     5870

孟杰:只要你学得比我好

图片关键词

——人物档案——

  孟杰

  教育部首位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博士生导师。

  他作为一位年轻的杰出科学家,由于在核物理领域的突出贡献,于今年8月5日荣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这一殊荣。

  他在核物理领域的主要贡献包括建立了“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给出了实验上发现的第一个晕核“11Li”的自洽描述,预言了在“近滴线核”中存在巨晕现象。提出了原子核的新转动模式——磁转动,并与实验同行一起进行验证,提出了非平面转动理论,预言了原子核手性,指出“手征双重带”是其特征之一,并于2001年2月被实验证实。

  他在国际上备受尊敬,先后在德国、美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瑞典、南非和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访问及讲学,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

  他创办的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给核物理学界的青年后生们提供了出色的国际平台。

  第一次见到孟杰是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

  “您好,到隔壁的休息室里稍候,让我先把学生们的事情安排好。”见到笔者,他亲切地打招呼。这时的孟杰却正忙着组织在北大举办的第五届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

  笔者在休息室里等候孟杰,看着外面的中国学生和各国教授们讨论交流,感受到一股严谨但又热烈的学术气氛。不一会儿,孟杰从一群青年学子中走出来,和笔者开始了交谈。交谈中,在他的身上,并没有感觉到一个科学家给人的疏离感,而笔者更多的看到了一个温和的导师的影子。

  ——做学生,他积极奋进——

  “一个科研繁忙的科学家为何会常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呢?”笔者发问道。

  “学生时代对我的影响颇深,现在看到自己带的学生,就好像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他们其实就是国家的智力资源,我期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就是把国家的智力资源开发好、用好。”

  他谦和的一笑,开始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初中跳级“未遂”,让他养成自学习惯

  “初中的时候跳级‘未遂’,但是却成了一个养成自学习惯、提前汲取更多知识的契机。”孟杰笑着告诉笔者。

  虽然仅仅43岁,孟杰已是学界杰出的物理学家,并于今年获得了2009年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这个含金量相当高的奖项。笔者很是好奇:“作为如此年轻的科学家,他是如何提早取得这样的成绩?”

  好好把握中学时光就是他成功的第一步。

  那时正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期,人们突然意识到知识的可贵,刚开始上初中的孟杰也受到感染。读初一的他偶然得到了一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关于线性代数的书。“线性代数是难度很高的课程,但是那本书由浅入深。”孟杰脸上流露很兴奋的神情,“这本书使我觉得数学很优美,这也是我对理科感兴趣的开始。”孟杰对数学的热爱成为他将来在物理学科有所建树的基础。

  孟杰的初中老师也观察到了他的潜力,在孟杰刚读初一时就鼓励他跳级。于是他认真地自学了一个月,正想试试身手,可是老师突然宣布跳级的事情暂时取消。虽然跳级没有成功,但是这一个月的自学经历却让孟杰在学习上走到了别人的前头。此后,他积极自学,在初中毕业时就将高中的数理化全部看过一遍,而在高中毕业时,他已经将大学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都学完了。

  1400度视力,他与顶尖高校失之交臂

  “我近视1400度,虽然成绩考得不错,但是也做好了错过名校的准备。”孟杰回忆高考录取的那段时间,“但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失去进入物理研究大门的机会。”

  当时孟杰的高考成绩优异,已经超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线,但是由于严重近视,却与顶尖高校失之交臂。幸亏有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慧眼相识,帮助他突破重重困难,录取他进入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

  “您当时并没有受到这些曲折经历的不好影响吗?”笔者问道。

  “这个经历其实是我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孟杰没有半点抱怨,“开学的第一个月,由于视力不合格,一直没有能正式入学。但这个月可不能浪费,我就自学英语,不仅使英语水平得以提高,而且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这些都对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很有帮助。”

  又由于在他高中毕业时,已经将大学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都学完了,所以他在大一时修了很多大二大三的课程,而且成绩很不错,因此他打算大三申请报考研究生。这一次他又以超出别人的速度前进着。

  大三那年,孟杰参加了纪念玻尔诞辰一百周年的物理学术会议,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的大型学术活动。那次会议上,孟杰在年轻人中表现活跃,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曾谨言教授的赏识。他向孟杰介绍了当时核物理领域的若干最新进展。从此,孟杰的核物理学术生涯拉开了序幕。

  ——教学生,他倾力奉献——

  1997年孟杰从国外留学归来担任教授,1998年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时的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职责:“特别害怕误人子弟、浪费国家的智力资源。”

  科研体会希望与年轻人分享

  “您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有什么最深的体会呢?”提到他的学术经历时,笔者发问。

  “这方面的心得,我真心希望与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们好好探讨。”孟杰在科研工作上已有杰出的成绩,但是在谈到其研究生涯中最深体会时,心中最关切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那些年轻的学生。

  孟杰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得的经验,及其与各国科研人员交流的一些体会,都细细地总结了一番:“从入门到深入从事科学研究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做科研工作不可以急功近利,而要注重积累和坚持。自身学术基础、实验次数以及数据的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看来,做好科研工作有很多重要环节:第一,做好系统的调研工作,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要有扎实的物理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先进的工

  具去研究热点问题;第三,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合理进行整理归类,并以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您能不能借用自己的具体研究成果向大家分享经验呢?”笔者问道。

  “关于‘原子核手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孟杰思考了片刻,开始回忆那段研究历程。

  在1994年前后,孟杰在关于原子核转动能谱的研究中发现有一些数据结果没有办法解释,但是经过反复验证研究结果又没有发现问题。这些奇怪的数据结果是计算有误还是我们过去不知道的新物理呢?很幸运,孟杰没有把这些解释不清的结果丢掉,而是认真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发现这个令人疑惑的结果其实是一个新的发现——“原子核手性”。于是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将研究整理成文,1997年正式提出这个新概念并在国际上发表。

  “那个时候,国际上觉得这个概念很新,这其实有两重含义。”孟杰告诉笔者,“一方面,这个概念可能就是一个新现象的发现;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证实,这个概念正确与否还不清楚。”

  从那时起,孟杰及其合作者就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倡议各国的科学家对“原子核手性”现象进行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质疑的声音。

  “即便当时遇到反对的声音也没有放弃?”笔者问道。

  “对,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孟杰坚定地说,“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推理过程是严密的,那么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就很可能是一个新发现,就要鼓励科学界对之重视。”

  经过孟杰及其合作者不懈的努力,各国科学家开始积极研究这个新现象。2001年,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在实验上观测到手征双重带,证实了“原子核手性”这个概念,《科学》杂志报道称这一发现“在核物理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研究小组进行“原子核手性”的研究。

  搭建平台让年轻人飞跃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要多和国际学术界联系交流。于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于1997至1998年间开始筹备北京亚原子物理国际暑期学校,目的就是为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孟杰指向周围的中国学生和各国教授,“你今天看到的会议交流和学术讨论就是我们的第五届暑期学校。”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有限,那时的国际交流也很少,所以学生们接触国际科学家的机会不多。但是孟杰认为科研工作者要有开放心态以及合作的精神,从而知道最好的科研方法在哪里,最前沿的东西已经做到哪个地步了。他反复教导学生,科研人员不要做重复的事情,而是要填补学科空白,这才是有价值的事情。

  他呵呵的笑着说:“这就是我感到特别欣喜的地方。这个平台使我们的学生与国际上活跃的物理学家有充分沟通的机会,让我国的科研青年有一个成长的飞跃。”

  休息室内外,各国学者和同学们交流融洽,笔者不禁称赞暑期学校的成功。但今天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孟杰的辛苦付出。他告诉笔者,最开始举办的时候,由于要筹集经费,并且需要赢得国际上著名物理科研机构的信任和支持,所以难度很大,过程很艰辛。

  “然而,今天再来看过去的付出,再辛苦都值得了。”孟杰露出自豪的神情,“当成功走出第一步后,支持和信赖我们的学术机构越来越多。后来,欧美有更多的科学家感觉到这个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给了我们很大鼓励。而且我们的学生英文交流能力出色,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得到国际科学家的赏识。”

  看看周围的青年学子们,孟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实习生 高洁)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9/09/content_102182.htm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