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6-03-09  李进     19

从遵义“四在农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遵义“四在农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2-10


新千年之初的2001年,一个“以人为本”,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政民同心”工程——“富、学、乐、美在农家”(简称“四在农家”)活动,在中国革命大转折的革命圣城——遵义农村悄然展开。今天,“四在农家”已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入民心。农民群众是这样称赞“四在农家”活动的:“富学乐美一枝花,美好生活全靠它”。遵义“四在农家”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不仅在贵州成为全省学习推广的典范,而且已蔓延至祖国的大江南北,北京、天津、辽宁、安徽、福建、湖北等省市的一些地方,也在借鉴、学习和推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

“四在农家”的内涵相当丰富。“富在农家”,就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当地实际,引导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增加收入;“学在农家”,就是培育学习型农村、培养学习型农民,引导农民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提高素质;“乐在农家”,就是引导并帮助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美在农家”,就是“以人为本”,遵从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农民追求心灵美和环境美,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树立崭新的生活风貌。富在农家增加收入,学在农家提高素质,乐在农家振奋精神,美在农家展现新风。活动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生动活泼,本身内涵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

“四在农家”活动的基本内容。活动主要内容是把“富、学、乐、美在农家”,落实到“七五三三五”,即“七有”“五通”“三改”“三建”“五治”上面。“七有”,即让农户或农民:有一条经济产业支撑的致富增收路子;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好的家俱和家用电器;有一部家用电话;有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种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五通”即通水、通路(户与户之间的连户路和村与村之间的通村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三改”即改灶、改厕、改环境。“三建”即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质量要有保证。如连户路硬化路面的宽度必须达到60—80公分左右,通村路必须连接50%以上的村民组等等。“五治”即通过制订并严格执行村规民约,严格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环境。

创建“四在农家”活动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党政引导,就是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护和发挥好农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创建活动;村组自治,就是依靠农村基层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能力,自主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实施自我管理;部门服务,就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点子、带着项目和资金,深入创建点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资源整合,就是在引导、挂帮的过程中,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将人财物等捆绑使用,形成合力,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四年来,该市各级各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创建点倾斜,共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了2400多万元,部门帮助和社会捐助2500多万元,农民自筹1.5亿元),共修建通村路、连户路2500公里,修建沼气池12833口,改厕30050间,改灶29124户,通电视69060户,通电话29091户,78402户用上了清洁卫生饮用水。2004年,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四在农家”创建点,市财政预算300万元进行扶持。2005年,市级财政又增加540万元,共拿出840万元,由44个市级领导分别挂帮“四在农家”;与此同时,银行、电信、电力、移动、烟草等部门纷纷慷慨解囊,分别以5—20万元不等的钱物进行捐助,大力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各地还结合开展“春晖行动”,吸引在外工作的亲人,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建立“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挂帮机制。市、县(区、市)、镇(乡)领导干部及市、县两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中央、省驻遵有关企事业单位都分别挂帮了一个点,从项目和资金、物资上给予帮助。组织、宣传、计划、财政、民政、农办、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交通、卫生、计生、教育、文化、科技等部门除了抓好自己的挂帮点外,还要发挥部门优势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向其它“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点倾斜。

在连续数年的试点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四在农家”目前在遵义市全面推开。2004年4月,中共遵义市委就明确提出: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村“四在农家”活动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目前,全市已完成创建点1500多个,覆盖221个乡镇、850个村,有12万余农户、53万多人口受益,分别占全市农民人口总数的10%左右。

“四在农家”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是农民经济收入普遍增加。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收速度快的定单农业、观光农业等农村新兴产业。该市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元。而凡是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村组,农民人均年收入均在22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元左右,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增强。二是农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由于在点上普遍实施了“五通三改三建”工程,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明显改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用农民朴实的话说是“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村村寨寨靓起来”。许多创建点上,已开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创建文化,如正安县、遵义县、桐梓县、红花岗区的部分创建点出现了“文化墙”、“美术(漫画)街”、“诗词碑”、“格言牌”等。各地通过建活动中心、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农业适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培训,开展送理论到基层,送党课到支部,送政策、科技、法律到农户,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内容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相结合,让群众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农民群众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增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得以弘扬,农村社会治安明显进步,和谐农村初步形成。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普遍增强。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得到了有效推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创建活动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四是影响面不断扩大。活动一开始就引起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多次到我市调研和指导创建活动。随着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办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报道,普及推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经验,已经被写进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2005年工作要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个省(市)的部分地方和我省所有兄弟州、市(地)的许多农村都在学习借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经验和做法,“四在农家”活动已成为遵义农村影响大、作用大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在向全国蔓延。

“四在农家”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了一个优良的典范。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给当地农村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以至于全国各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树立了一个典范。二是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四在农家”最朴素的表述,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遵义市委市政府通过创建“四在农家”活动,为当地农民群众办了当前条件下最大的实事,农民群众非常满意,活动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一活动,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遵义时,赞扬遵义“四在农家”活动,是“三个代表”的典范。三是搭起了一座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是产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人与人的关系由产品经济关系变成了商品经济关系,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由劳动竞赛关系变成了市场竞争关系,政府对民众的关系由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由于文化观念的转变总滞后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广大农村一时还不适应新型政民关系的转变,人们普遍觉得人民群众与政府的关系不如从前了。“四在农家”活动的展开,政府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帮助农民办实事,凡事并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组织投入和配置资源,在政府与农民的良性互动中办好事、办实事,人民群众打心里拥护。在创建活动中,各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掀起了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热潮。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在“四在农家”创建点上找到自己工作的位置,看到自己工作的影子,因此都在充满激情地工作。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群众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这一活动,在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范畴内,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建起了一座“连心桥”。四是找到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好抓手。活动坚持以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愿望为第一需求,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抓住发展经济、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环境等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环节,使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找到了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切入点,打造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给我们的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党的农村工作,是一项充满感情的细致工作,没有对农民群众深刻的感情,“三农”工作很难做到位。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历史长期积累起来的,“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必须有一个历史过程。而且从农业资源条件看,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耕地中山地比重很大,农业生产条件可以说是相当苛刻的。而且我国人口结构中,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大量的人口压力在农村。这就决定了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越是困难的工作,越需要感情;只有带着感情去工作,事情才会做得细致深入。“四在农家”活动的星星之火之所以从革命圣城遵义燃起,革命老区党群关系历来比较紧密是一个原因,然而最直接的原因是当地党政领导对农民有感情。没有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是设计不出“四在农家”这样精细、有效的农村工作方案的。锦涛总书记一贯强调,共产党员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对我们搞好农村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千方百计给农民实惠,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是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抓手。农业弱、农民苦、农村穷,是中国“三农”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三农”问题的基本特征。因此,千方百计给农民真正的实惠,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始终是农村工作最前沿的问题,也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拿修“连户路”这件事情来讲,农民为什么拥护呢?大家知道,贵州是天无三日晴,是“乌蒙磅礴走泥丸”。在包括遵义在内的贵州农村,只要是雨天,人们都是在稀泥巴里行走,没有人能穿干净的鞋。“四在农家”中的一个实事,就是政府补助农户水泥,农户出力把户与户之间的路建成水泥路,天再下雨也能穿干净的鞋了。事情虽小,却解决了老百姓的大问题。又如“五通三改三建”,农民群众为什么拥护呢?当地农村穷是一方面,脏乱差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人们形容农村是出门一身灰,进门一身泥,城里亲戚来了有“四不下”,即坐不下,吃不下,喝不下,住不下,到最后少了来往。如今,城里人对我们乡下的看法正好调了个儿,有“四想”:想在农村吃无公害蔬菜,想喝农村清洁卫生的泉水,想住在农村享受优美的环境,想感受农村淳朴的民风,个个不请自来。农民为什么不拥护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在短时期内解决是不可能的。但一件一件实事好事的不断积累,总会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