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7-28  李进     5376

来自贵州金沙的著名学者——廖彬宇新著《中华文化为什么伟大》将出版

图片关键词

  贵州金沙籍著名学者廖彬宇新书《中华文化为什么伟大》将出版。

  廖彬宇,笔名周易玄,1986年生于贵州金沙,著名学者。自幼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岁起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客座讲学,及于政府机构开设传统文化讲席,并担任多个政府机构首席文化顾问;先后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历任国际易学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等社会职务。26岁出版学术专著《国学旨归》第一辑(共七册二百万字),31岁出版《平心平天下——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与经世致用之学》(全书四十余万字)。

  《中华文化为什么伟大》一书认为儒家文化包含了大良知学与大成之道,并发挥《论语》大义,将《论语》的致知思想归纳为31知,每一知均能从《论语》中找到出处和依据。使孔子思想成为系统的可以使人循序渐进、获得圆满成就的进阶理论。这31知为:知志、知学、知诚、知心、知仁、知易、知天、知命、知本(知孝)、知己(知省)、知足(知止、知节)、知常(知义、知别、知情、知性、知识)、知因(知果)、知敬(知慎)、知勇、知觉、知几、知名、知时、知行、知权、知中、知重、知谦、知礼、知德、知容、知言、知人、知趣、知信、知政。

  本书就是对31知的详细解读,在解读31知的过程中,又汇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并且结合现实,将31知形成对现实生活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因而别具特色。(马晓鸣)

  附:著名学者、教授胡从经写的序言

  学不由师传,理已臻极致

  ——廖彬宇先生《中华文化为什么伟大》序

  胡从经

  华夏文化促进会是国家级文化类社会组织,彬宇先生年方而立,就成为该会领头人,按常理揆度,也是令人感到诧异的。彬宇先生令人惊异的地方还不止此,他自19岁起在清华大学讲学以来,就连续做出了很多令人惊奇的成绩,之所以惊奇,是因为以他的年龄和在那种或恶劣、或独孤不被理解的环境下,还能够有所作为,这对常人而言,是几乎无法做到的。譬如他从19岁开始撰写《国学旨归》系列丛书,26岁就出版了两百万字的《国学旨归》第一辑,27岁在北京朝阳区创办了占地百余亩的四观书院总部,先后率领书院的学员访问斯里兰卡,与斯国总统会晤进行文化交流,以及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英国国会讲演中华文化,30岁来,就已发表、出版了三百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举手投足,都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自信……对此现象,中国政法大学李晓教授曾撰文评论他是智商、情商、灵商三商皆高的奇才。诚然,天下勤奋者不少,而既勤奋又能不断推出成果者则凤毛麟角。恐怕也唯有李晓教授这个评价能够解释了。

  最近他的新书又将出版,嘱我写点文字,我惶恐之至,然恭敬不如从命,只得勉力为之。

  我们今天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既要能传承,又要能发展。光传承而不发展,是死学问;光发展而不传承,是毫无根基的标新立异。传承是执古之道“为往圣继绝学”,发展是切合现实“御今之有”、“为万世开太平”。能将传承与发展都做到,而且还做好的,实不多见。

  中华文化如同物理学所形容的全息理论,“每一滴水都反映一个太阳”。彬宇先生的每一个知,都冠以“伟大”二字作为标题,如“知志”,题为《孔子是怎么伟大起来的》;如“知学”,题为《中华文化为什么伟大》;如“知诚”,题为《中华民族如何创造伟大的奇迹》;如“知心”,题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奥秘在哪里》;如“知易”,题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著作是什么》;如“知命”,题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追求是什么》;如“知常”,题为《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如“知人”,题为《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智慧核心在于如何知人和做人》……

  我以为标题冠以“伟大”二字,有其良苦用心。百余年来,中华文化遭到了巨大的误会、被扭曲、歪曲,彬宇先生自幼学习传统文化,也遭受过巨大的委屈,所以他有这样的感同身受,他就有这样的理想和追求,要为中华文化正名,不仅要正名,同时要让所有人知道,中华文化的智慧是伟大的、思想是光明的、格局是正大的,只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能够幸福、民族可以强大、国家可以文明和谐。

  他还提出西方文化所谓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弗洛伊德),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君子和大人。进而他又结合现实,提出儒家文化颇类于共产主义,儒家的君子就类于共产党员,儒家的大人就类于共产党所说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还在书中用了大量文字系统地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将必然进入中国,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主导中国是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是必然的选择、是伟大的选择。他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充分证明了共产主义社会有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不是“乌托邦”幻想。他用《易经》的“三易”原则,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并利用的”,而“三易”原则即“不易”、“变易”和“简易”,“变易”就是世界和物质的运动变化,“不易”就是支配现象变化背后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是能够掌握和利用的;“简易”就是掌握了这个规律以后,看待一切事物都变得简单了,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创造事物并驾驭事物。

  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与认知。千百年来,学易者多如牛毛,而能洞悉此中真义的人实在寥寥无几。

  廖彬宇先生在书中得出一个结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了解,就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追求与价值观。所以今天我们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增进全民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对共产党的爱护与拥护。毕竟,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中华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已经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是广大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更容易产生共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人民对中华文化越了解,对共产党就越理解、越热爱、越支持、越拥护。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书写彬宇先生《国学旨归》的副标题叫做“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而中国共产党的情怀也正是站在人类命运未来归宿何去何从所做出的终极关怀。

  因此,廖彬宇先生说,中华文化与共产主义,都有一个不谋而合的共同追求。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无怪乎北京大学赵为民教授在看了彬宇先生的这部书后,评价说:“系统地用中华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此前还没见到。即便有一点,都是一星半点,彬宇先生系统阐述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而不生硬,毫不牵强附会,若非学问通达决不能如此。”

  彬宇先生善于思考,一个普通的词语,他能悟出多重含义,譬如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一词的解读,就产生了三个含义。他在书中说:

  第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优秀的与糟粕的,我们要去粗取精,传承、弘扬优秀的一面;

  第二,优秀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形容,意思是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优秀的,譬如优秀的张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形容中华文化很优秀;

  第三,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优秀性。……体现优秀、积极的一面。要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优秀性,要正本清源,化腐朽为神奇、化拙劣为优秀。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彰显“优秀”的含义。不能将中华文化庸俗化、神秘化、妖魔化、狭隘化,这些都是体现中华文化的优秀性。

  类似这样新颖、独到的见解,书中比比皆是,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内容引人入胜,我相信读者会有许多收获。

  《易传》云:“易有圣人之道者四焉。”曰“象数理占”。彬宇先生认为易占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所以他不愿多说、多提、多论。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曾这样评价彬宇先生的学问与治学方向:“精天文悉人文,志在博古通今。顺乎天应乎人,情系国富民生。”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健民曾如此评价彬宇先生在《易经》方面的造诣:“博大精深,至道恢弘。《易经》传世以来,只见注经,难见自成体系之阐论。易玄先生的阐述深刻,大有可论,大有可为。是真文人、大学士,国家的栋梁。”

  彬宇先生这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之精神,也实在令我浩叹。

  北京大学宫玉振教授曾赞叹彬宇先生:“未至弱冠,即已开坛京师;甫及而立,复多传世大作。虽老师宿儒,亦自愧弗如。而更以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其担当,其格局,其修为,其气魄,亦足令吾人敬佩景仰。凡大国之兴,必始于思想;民族之魂,必在于文化。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阳明先生至今,已足五百年之数。中华文化之复兴,其有待于彬宇先生及吾辈同道者乎!”

  宫教授所说,实亦正合我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原执行院长、图书馆馆长黄朴民教授曾赞叹彬宇先生为年轻的国学大家,我亦深以为然。

  康熙皇帝曾诗赞周敦颐,其中有这么两句:“学不由师传,理已臻极致”,我以为用到彬宇先生身上,也十分贴切。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源于大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大智慧,所以自幼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彬宇先生开启了大智慧,也建立了大格局。

  这本书只是彬宇先生讲《论语大义》三十一知的十篇文章,就已经洋洋大观数十万言,这是所出版的第一册,按这样的规模,三十一知如果全部讲完,后面还应该有第二册和第三册陆续出版,三册总计恐怕不下百万余言,我们共同期待后续。

  所以我现下所写的推介文字,也不过是对彬宇先生的管窥蠡测。阅读其大作,相信也能让广大读者大获裨益,开启无上智慧,建立天地格局。

  注: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胡从经,著名学者、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历任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顾问教授、香港大学荣誉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特聘研究员,东京大学文学院外国人研究员。著有《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鲁迅与中国新文化》、《榛莽集》、《爝火集》、《胡从经书话》等十余种。)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