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5-13  李进     5258

中央给地方增税,地方为何拒绝?

作者:邓新华

  5月12日,5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财经》杂志共同举办了“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论坛3——再论‘房地产税’”的论坛。任志强、许善达、王有强、俞乔、陈淮等嘉宾做了发言。其中,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讲了一个地方政府拒绝增税的鲜活的例子。

  许善达说,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过大,但中央也不愿降低中央收入,所以愿意增加房地产税来增加地方收入。但出人意料的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并不热心。许善达说:“当时的部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你们哪个省,你们来试点,凡是愿意试点的,我给你们补贴,拿补贴做吸引试点的一个条件。但是开了会以后,没有一个财政厅长说,我们来试点,统统拒绝。”

  这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地方政府只要有增税的机会,一定会欢呼雀跃。许善达也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说,上海试点房地产税,谁最高兴?苏州、杭州这些地方最高兴。因为上海收房地产税,资金、人才等就流到苏州、杭州来了。当然上海也不傻,就以引进人才的名义免除很多人的房地产税,这边税务局增税,那边人事局帮助免税。只要网上传哪个地方试点房地产税,哪个地方政府就会赶快出面澄清。

  相反,试点营改增,这是减税的,地方政府却非常活跃。许善达说:“上海试点不到半年,江苏、浙江这些省,就坐不住了,给省政府打报告,说我们江苏要赶快试点,我们尽快的也要实行这个试点。财政部税务总局的干部到上海去调研营改增,江苏和苏州的财政局、税务局就派人到上海去,说你们调研完了,不要回北京,你们先到南京,我们财政厅、税务局要给你们汇报,我们希望尽快的批准我们进行试点。”

  什么?地方政府增税试点不活跃、减税试点反倒活跃?这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三观?其实如果有经济学的思维,这个现象一点都不难理解。

  假设全国都是同一税率,谁吸引投资的优势更大?当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配套产业发达、海上运输便利的地区。企业还会愿意到湖南、江西等地方吗?那么其他地区要弥补这个差距,就只有减税,否则的话,投资太少,地方经济不发达,不仅本地劳动者工资低,这些地区的官员油水也不会大。当然了,其他地方减税,沿海发达地区也会跟进,否则投资会被吸引走。更何况,沿海地区之间也有竞争。

  地方竞争不仅表现在减税上,还表现在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上。可以说,30多年来,地方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因之一。

  这并不是说,地方官员有多高尚。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一样,都是一般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但不同的是他们面临的约束条件。地方官员面临着其他地方官员对投资的争夺,竞争的逻辑迫使他们做出减税的行为。减税不仅是对企业有利的,对地方官员同样是有利的。这就像民营企业和垄断央企,并不是民营企业不逐利,但是竞争逻辑迫使民营企业尽力去满足消费者。垄断央企即便不逐利,但缺少竞争也会使它们缺乏讨好消费者的动力。

  当然,地方竞争并不会使得减税无限制进行下去。地方也会在动态中寻找均衡。但可以肯定的是,竞争时间越长,税率会越低。另外,如果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中,给地方政府的比例越高,地方减税的空间就越大,税收均衡点也就会降得更低。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些年地方政府对企业税收有涸泽而渔的趋势?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有4万亿的折腾,地方摊子铺得太大,财力紧张,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1990年代,地方财政更加紧张,但在竞争中,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李克强总理说,中国历史上,政治越简,就被称为盛世。只要清静简单,地方就会恢复良性竞争。

  (作者为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