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11-10  李进     5173

李从国:“PPP”盛宴背后的危机!

 

 图片关键词

李从国博士毕业照

PPP”盛宴背后的危机!

    ——“3p”如药,服用适量可以缓解当下病痛,服用过量乃至肆无忌惮大量服用,会变成毒,残害健康!

所谓“PPP”,指一种公私合营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基本内容是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当前“3P”运动如日中天,规模达12万亿之多,造就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投资的之最。然而透过良知看,这场史无前例的“3P”盛宴,确实能解决一些眼下棘手然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会带来更大更多更危机的问题,长期来看最终结果一定是功不抵过的。

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落实既期的财政敛收,二是阻止GDP继续下行,三是给死所沉沉的经济生活增加活跃度。

然而带来的问题却是非常多的,解决起来难度更大的。主要有:

一是明显抹杀了此前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努力和成果。“3P”盛宴的背后,是权力经济强化、计划经济回归,民间资本萧条,民间投资折腰下跌,市场“看不见的手”软弱无力。

二是“3P”投资一定是亏损性投资,这种投资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的亏本生意,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全民埋单,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经济的意义在于:在投资效果方面呈现“1+12”,在消费方面呈现“1-10”。然而人类经济基本定律表明:首先,权力的功能是利益分配,并不创造效率。因此靠权力指挥控制的“3P”是不创造效益的。其次,公营部门低效率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定律,目前的“3P”中私人资本份额非常少,大部分是政府与银行、央企、财团在玩,是变个模样的“公营”,本质上是不创造效益的;再次,历史经济铁证,公营部门实际的效益来自垄断,离开了垄断就会亏本。很多地方的“3P”早已经超出基础设施的范畴,突破了公共性进入商业领域,“拍脑袋”投资死灰复燃,有的项目可笑得令人咋舌的程度甚至连空想小说家都想不出来。胆大妄为的人做亏损生意,形成的泡沫想多大就有多大。可以负责任地预见,三五年投资周期过后,入不敷出的摊子遍地开花,政府债务爆炸性增长,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通过行政手段把账抹平将债务转价全民埋单。

三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路将越走越窄,计划经济逐步全面回归,权力市场经济体制正日益形成。一段时期以来,权力对经济生活的渗透呈加速趋势,个人、市场发展的空间加速萎缩。

前两天发生的一件事是,法律修订“民办教育不能进入义务教育”,很多投资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商绝望至极。这件事的背后,是权力对教育市场渗透,是对民办教育最无情的排斥,也是对市场经济光天化日的挤兑。

权力市场经济比单纯的权力经济更没有效率,因为前者充斥着潜规则。

四是民生经济日益萎缩。我曾在我的凤凰博客里把中国经济归纳为“三生经济”(见“李从国:中国经济的秘密-‘三生经济’,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7525508.html),点击量近35万。将“三生经济”原理与“PPP”相呼应,就是中央经济设计“PPP”,地方经济经营“PPP”,民生经济“PPP”之外无路可走只能为“PPP”干活。而现实告诉我们,目前政府欠民间工程款材料款数额巨大,靠自身财力是还不了账的(政府如果能保持即若财政收支平衡就不易了,哪有余钱还旧账),硬拖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在正在盛行的“PPP”中,民间普遍垫资承包的工程,到头来到底能有多大收成,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负责任的预计,所受的伤害一定比此前还要大。但社会经济投资的主战场“PPP”几乎全占领了,民间资产存银行是亏本,不存银行呢“PPP”范围之外又找不到投处,投股市从来是亏多赢少,只有硬着头皮介入“PPP”了。然而等等他们的,可能是更为无奈的政府拖欠。

五是“PPP”模式与创新创造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说权力是不创造效益的,只具有调节分配的功能。经济效益产生的源头活水,是民智民力的发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普遍的个人没有技能,有技能的不得发挥,这样的社会哪来的效率效益。“PPP”模式本质上是权力全面全过程控制支配的权力经济模式,这个模式从社会投资的层面全面限制了民间投资发挥的市场投资空间,个人发展发挥的空间被严重限制,会导致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环境恶化,民智民力的发挥成为空谈。

六是给未来的政府和子孙后人制造压力。“PPP”一定会大幅度增加政府债务,这是绝对的。而对一任政府而言,即期财政收支能平衡,就是洪福齐天了,哪有余钱还旧账。“PPP”过大,今天在任政府好过了,明天的政府继任者日子就难过了。今天有权有势者的日子好过了,明天子子孙孙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而且“PPP”的实施,对本来就非常严重的资源环境,又平添了压力。

平心而论,对眼下中国经济而言,要在全球经济萎缩的大形势下保持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国内的稳定,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得不制造一些泡沫,也是情有可原的。“PPP”应该看成是在现实条件下保持一定经济增速,或防止经济增速下滑过快,一种权宜之计。搞个3-5万亿的规模,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明知“PPP”的毒副作用大,把这种药物当成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把规模扩大到12万亿,则是太过了。把“权宜之计”转变成主要的发展依靠,不顾长期不考虑未来,这样的考虑是否可取,应当慎行。

我相信政府部门的良知者,一定会客观看待“PPP”,进而作出良知的决策。预期“PPP”规模到上限了,下一步“PPP”项目的实施,可能会突出质量的把控,而非数量的兑现。

(谨以此文,献给先天下之忧而忧、敬天爱人的良知者们!)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