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8-09-25  李进     5100

肖进源:整合资源,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思考

整合资源,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思考


                                   肖进源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旅游经济所)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为广阔的朝阳产业。随着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人们对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 基础条件分析


(一)资源优势


首先,贵州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原生态是贵州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旅游资源。贵州环境优美、气候适宜,青山秀水具有康体、养生功能,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其次,贵州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生态、人文的完美融合,极大地增强了贵州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单体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系统进行评价,截止2007年底,全省建设世界自然遗产一处:荔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潕阳河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都匀斗蓬山-剑江风景名胜区、九洞天风景名胜区、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紫云格凸河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59个:


贵阳市(8个):花溪风景名胜区、百花湖风景名胜区、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香纸沟风景名胜区、开阳风景名胜区、清镇暗流河风景名胜区、贵阳相思河风景名胜区。


遵义市(7个):遵义娄山风景名胜区、习水风景名胜区、绥阳宽阔水风景名胜区、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仁怀茅台风景名胜区、湄潭湄江风景名胜区、务川洪渡河风景名胜区。


六盘水市(5个):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盘县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六盘水南开风景名胜区。


安顺市(3个):普定梭筛风景名胜区、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平坝天台山-斯拉河风景名胜区。


黔南州(10个):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福泉洒金谷风景名胜区、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长顺杜鹃湖-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平塘风景名胜区、惠水涟江-燕子洞风景名胜区、三都都柳江风景名胜区、贵定洛北河风景名胜区、独山河桥风景名胜区、罗甸大小井风景名胜区。


黔东南州(9个):麻江下司风景名胜区、岑巩龙螯河风景名胜区、榕江古榕风景名胜区、剑河风景名胜区、镇远高过河风景名胜区、雷山风景名胜区、锦屏三板溪-隆里古城风景名胜区、丹寨龙泉山-岔河风景名胜区、从江风景名胜区。


黔西南州(6个):贞丰三岔河风景名胜区、泥凼石林风景名胜区、鲁布格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风景名胜区、晴隆三望坪风景名胜区、兴仁放马坪风景名胜区。


铜仁地区(9个):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石阡温泉风景名胜区、印江木黄风景名胜区、思南乌江白鹭洲风景名胜区、松桃豹子岭-寨英风景名胜区、万山夜郎谷风景名胜区、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玉屏北侗萧笛之乡风景名胜区、德江傩文化风景名胜区。


毕节地区(2个):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景名胜区。


此外全省还建有2A级旅游景区(点)9个,3A级旅游景区(点)13个,4A旅游景区(点)3个,5A级旅游景区(点)2个;中国文化遗产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9个;国际生态博物馆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国家森林公园2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0个。创建了贵阳、遵义、安顺等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我省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品牌形象初步形成,接待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贵州“多彩原生态游”旅游品牌形象逐步树立。旅游产业已成为贵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发展大旅游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氛围已初步形成,为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区位、市场优势


贵州省地处大西南的中部,毗邻五省(区、市),在西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格局中,不仅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也是西南向沿海开放的重要桥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大西南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流域上游,是建设“两江”生态屏障的重要地区。

    贵州周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贵州独特、稀缺旅游资源对这一地区居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两高快速通道的修建及贵阳城市经济圈的构建和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使周边省市成为贵州旅游的重要客源地。随着贵州交通区位的根本改观,贵州与珠三角地区及周边省市已经构筑了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游客来黔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增强。    


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当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旅游大产业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顺,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旅游业关联性强、涉及面广。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八要素”的建设,涉及到发改、建设、交通、国土、林业、文化、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和市州地县。尽管近年来全省上下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体制、利益等多种原因,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分割、力量分散、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等现象,没有统一协调的旅游开发机制,难以形成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生态度假区开发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建设步伐不快;保护工作职责不明,职权分散,过度的商业化、大量的违章建筑和现代风格装修,使全省原生态古村落的资源特色和优势逐渐弱化。

     二是旅游规划细化不够,与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衔接不紧。尽管我省先后编制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2020年》、《贵州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05-2020年》、《贵州红色旅游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与保护规划,但规划的实施并没有完全到位。重点核心旅游区也尚未制定详规。全省旅游规划和城建、交通、环保等相关规划在相互衔接、统筹协调上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旅游与小城镇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

     三是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景区品位、档次不高,接待能力有待提高。我省旅游开发起步晚,投入少,政府安排导向性资金不足,仅仅依靠社会上的零散资金难以形成精品。大部分景区在进行初步开发后即对外开放,全省缺少高品位、上规模、深文化内涵、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精品,“小、散、弱、差”问题严重,缺乏竞争力。


四是旅游收入中各要素比例不够均衡。主要表现在旅游运行八要素之间缺乏整合,购物、娱乐的收入份额偏低,游客总体消费水平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游客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匮乏,我省旅游商品缺乏特色,没有形成符合游客需求的“购物、休闲集成”等特色区域。

     五是行业管理不尽规范,旅游促销缺乏合力。由于全省旅游线路缺少整合,各景区大多直接接团,折扣幅度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缺少良好的运营环境导致本地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旅游促销各利益主体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资金更加分散,缺乏整体效应,有时甚至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直接制约了贵州旅游产品知名度的提高和旅游经济总量的增长。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旅游业进一步强化优势,夯实基础,大力提高旅游经济总量和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也将面对严峻的挑战。

    (一)机遇

    1、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旅游消费需求的机遇。中国是全球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市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特别是作为我省主要客源地的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旅游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旅游消费需求逐年大幅度提升。

    2、旅游消费需求多样化、休闲化趋势的机遇。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向多样化、休闲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逐步成为旅游消费的重点选择。贵州原生态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产品,正适合这种旅游消费需求趋势,具有十分美好的市场前景。


3、交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为四面八方的游客进出贵州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二)挑战

    1、旅游开发滞后的挑战。贵州旅游基础薄弱,知名度低,客源不稳定,市场竞争力还很弱。而周边的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省市,不仅旅游产品基底厚实,知名度高,而且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产品再发展,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旅游竞争实力日趋增强。贵州虽有原生态资源优势,但是,在大西南范围内,不是贵州独有,有的地方投巨资加紧盲目建设和开发,贵州原生态旅游产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旅游产品转型的挑战。旅游消费需求已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方面转化,而贵州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步履艰难,难以很快形成规模并在客源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黔东南、黔南等人文景点的深度开发也受制于诸多因素等。旅游产品不能顺应市场消费及时转型,就会失去发展契机。

     3、旅游景区规模小和档次不高的挑战。贵州现有风景旅游区处于“人为分割”、“散小低弱”的状态,规模小、品位低,档次不高,难以与周边省市区景区抗衡,市场冲击力很弱。贵州只有走规模化、精品化、高档次的发展路子,才不会被淘汰出局,才会在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三、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明确发展定位

     旅游业是贵州省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旅游业日益成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潜力和一大亮点,加快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应当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贵州旅游资源优势,在继续深入实施“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促省、生态建省”五大战略的同时,把培育支柱产业,“旅游富省”作为我省发展战略的新选择,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扶植,进一步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合力,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旅游,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旅游业打造成为贵州新一轮发展的金名片,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的天堂、多彩清凉的故乡”。

    (一)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的目的和意义

    1、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乡村品牌的迫切需要。旅游产业是关联度非常大的综合性产业,也是贵州展示独特魅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受到环境要素的瓶颈制约逐步显现。从长远发展看,要突破要素制约,实现我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据统计,2007年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8%,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我省提升三产比重的重要突破口。旅游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与其高度相关的金融、信息、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旅游这个大平台,可以充分展示贵州促进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因此,可以说,在贵州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兴产业;抓旅游,就是调结构;抓旅游,就是促开放。旅游业发展还是提高全省小城镇品位的直接推动力,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小城镇整体服务水平和环境的提升,将旅游融于小城镇,凝聚小城镇的精品和亮点,形成小城镇特色,打响小城镇品牌。

    2、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是繁荣地方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旅游业是一项富民产业,一般而言,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为1:5,即每产生1元的旅游直接投入,其他行业将同时产生5元的间接收入。旅游业的就业乘数高达1∶8,即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每增加1人,相关行业的间接就业机会将增加8个。旅游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旅游业发展推动了交通、小城镇、人居环境等各方面建设,有利于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旅游税收属于地方税收,更有利于增强地方财政,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3、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与原有五大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更有利于提升我省发展战略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从我省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潜在空间来看,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既是我省经济发展融入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的需要,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培育支柱,“旅游富省”战略与原有的五大战略,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 为培育支柱产业,“旅游富省”奠定了基础;“开放促省”为培育支柱产业,“旅游富省” 提供更广阔的产业空间; “生态建省”则为培育支柱产业,“旅游富省” 创造了发展环境和动力;而培育支柱产业,“旅游富省”是现行五大战略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合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客观要求。

    (二)战略目标和形象定位

     我省旅游业要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形象定位。根据《贵州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2020)》,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建议我省今后五年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以深入实施“环境立省、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促省、生态建省”五大战略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多元化投资,以乡村旅游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凸现原生态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以核心景区提升为切入点,加快主要景观资源的集成整合,提高景区开发建设的品位,在打响贵州乡村旅游品牌的同时打响生态品牌;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推进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品牌形象鲜明,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优良,开放程度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旅游经济大省,初步成为大西南知名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力争到2015年实现旅游“双倍增计划”,即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二倍;旅游经济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贵州旅游的形象定位:要坚持以贵州原生态这一稀缺资源为立足点,在生态度假休闲旅游上发挥其特色和优势,着力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逐步建成重要的乡村度假旅游区,力争尽快建成为大西南地区著名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贵州旅游形象与乡村旅游形象的定位要有机衔接,充分体现贵州特色。基于此,建议将贵州旅游形象定位为:“绿色生态的天堂、多彩清凉的故乡”、“山水神奇气候爽、休闲度假好地方”。

     四、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强势推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周边省市区景区的发展实践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和旅游品牌提升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强势推动作用。这样才能形成拳头,展示品牌,凸显合力。在我省下步旅游业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强势推动,有效整合资源,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强旅游规划工作,提升旅游开发水平。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大手笔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制定要体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小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强化旅游功能,要加强旅游发展规划与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文化等产业规划及新农村整治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当前,要根据我省“十一五”规划和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整合度假区及周边区域规划,加强对重点景区、核心景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抓好规划的实施,确保核心景区开发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旅游业发展平台。旅游业是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就难以形成旅游发展的规模和品牌。同样,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项目建设安排上要优先支持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基础配套建设,包括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环境保护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重点景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夯实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包装,多渠道拓展融资渠道,将有吸引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推向市场,加快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步伐,政府也可以逐步在项目招商和经营权出让过程中收回投资。对特色民族村落开发等由于涉及面广难以推向市场的旅游项目,应当进一步完善体制,明晰产权,明确政府、所在村等在投资、收益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多方筹资融资,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优旅游业发展环境。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出台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旅游产业公共财政投入,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省旅游规划修编、旅游人才培训、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和旅游企业扶持、旅游促销等。要在旅游开发用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开发资金信贷、旅游企业减免税收和贡献奖励、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旅游重大项目政策资金补助等方面,制定相关的倾斜扶持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形成发展大旅游态势

    1、明确定位形成共识。要从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富省”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明确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努力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共识。一是要在认识上破除旅游是纯粹的部门产业,旅游投资大、见效慢、政绩难现的思想,树立起大旅游、大发展的观念,真正意识到旅游业是贵州省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三产业的龙头,抓旅游就是抓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就是抓小城镇化的支撑点和农民增收的突破点。二是要打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旅游业是否仍然政府起主导作用的疑虑,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夯实旅游发展平台,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抢抓机遇,推进旅游经济做大规模等角度,进一步强化对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的认识。三是要在发展思路上破除旅游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联合,拓宽旅游发展空间,促进贵州旅游整体品牌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整合有关部门、市州地县、景区所在乡村等各方力量,形成旅游业发展合力。

    2、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与行政管理体制的融合,理顺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与景区所在县乡镇村以及旅游景区的关系。整合力量,强化职能,有效促进景区开发的有序推进。


    3、努力创新旅游业发展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各市州地成立旅游业投资发展公司,由政府注入注册资本,融资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用于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区(点)配套的交通、环境卫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产品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切实增加对旅游业投入。同时,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的档次和规模

    旅游业的发展一般经过数量扩张、质量经营、创立品牌三个阶段。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省已初步实现了旅游景点量的积累。但由于缺少精品,在旅游市场竞争中难以产生品牌效应。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深度开发,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天堂、多彩清凉的故乡”、“山水神奇气候爽、休闲度假好地方”的旅游品牌。

    1、营造龙头,加快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速度。原生态是我省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是做大旅游产业的主要资本和期望所在。必须坚持“以原生态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抓住机遇,抢先发展,大手笔开发和保护生态,高档次利用生态,集中力量加快生态度假区建设,要以“生态资源保护开发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省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推出度假区生态会务酒店等开发项目,抓紧启动建设,提高度假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要对生态品牌实行规范性保护,实现生态资源有序开发,制止有损贵州生态声誉的行为,维护和美化贵州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在生态开发中要做足生态文化的文章,提升生态休闲和度假的品位和市场吸引力。

    2、整合资源,加强核心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在组织论证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5A级旅游区。创造条件整合,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抓紧编制和严格执行生态保护详细规划和景区旅游开发详细规划,加大投融资力度,强化投入,在保护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争取景区开发实现质的提升。


     (四)以联动发展为契机,努力完善旅游配套要素

    旅游八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康、教”是相辅相成的。在加强景区建设的同时,必须从“大旅游”的角度出发,促进相关要素的联动发展。

    1、坚持旅游发展与城乡发展联动,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的天堂、多彩清凉的故乡”、“山水神奇气候爽、休闲度假好地方”品牌。省城贵阳市作为全省旅游集散地接待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彰显特色,强化服务,打造品牌。要加大规划力度,加强城市景观研究和建设,凸显贵州生态、人文、休闲特色。逐步建成古朴风貌的旅游购物游览区,向游人展示民俗风情,销售贵州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加强星级宾馆饭店的建设与管理,高品位建设城市公园等休闲设施和城市景观,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和主要街区管理,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增强游客入住贵州的吸引力。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特色。要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我省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乡村旅游”加快发展。要加快编制各市州地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突出农家特色,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的服务范围。加强“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组织化管理,组建“乡村旅游”协会,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户评定,引导“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服务、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切实提高我省“乡村旅游”的档次。

    (五)加大促销和行业管理力度,提升贵州旅游品牌

     1、强化贵州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销。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宣传投入,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旅游宣传促销保障机制,加强贵州旅游整体形象广告宣传、主体旅游产品推广、旅游宣传信息化建设、鼓励旅游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营销。要充分利用贵州旅游资源优势,推出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扩大旅游产品的对外影响,打造贵州旅游品牌。要加强对全省旅游宣传促销力量的整合、指导和监管,形成营销合力,提高营销效益。要创新市场促销机制,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提高贵州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扩大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营销合作,使贵州旅游产品加入西部乃至全国的主体旅游线路网络,提高贵州旅游在全国旅游的地位。

    2、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行业整治。目前,我省旅游业自身发展机制尚未健全,作为战略性产业,旅游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任务都非常繁重,客观上要求政府合理组织,积极协调。要尽快制定出台行业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当前,必须进一步规范各地景区的价格折扣行为,积极采取措施,规范旅游市场地接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省内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充分发挥旅行社的宣传促销和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我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旅游环境整治协调小组,组织旅游、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旅游行业整治力度,重点整治景区乱开饭店、乱设摊位、强买强卖、违规组客、无序停车以及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努力营造规范经营、优质服务、环境整洁、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有效促进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