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7-07-07  李进     4520

著名作家余秋雨谈读书

 
著名作家余秋雨访谈:要让最好的书占有你

http://book.QQ.com2007年07月07日18:08   腾讯读书   评论2条


图片关键词


读书频道主持人魏溦与著名作家余秋雨(由左至右)


[进入余秋雨BLOG] [点击此处查看访谈视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很荣幸给大家请到了余秋雨老师,您好,首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余秋雨:腾讯网友大家好,我是余秋雨。


主持人:今天天气很热,很感谢余老师作客我们今天的访谈,满足我们网友对您的喜爱。高考刚刚结束,还是一个老话题,您觉得高考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谈一谈高考的作文,因为您是搞文学的,作文在改来改去,大家希望未来人才是个综复合型、综合性的,您觉得高考有存在的必要吗?


余秋雨:高考有存在的必要,这是人类学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事情都有它的弊病,而没有它很多事情就没办法走了,它是一个平庸的门槛,但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它,哪怕天才也要走过它,否则的话很难选拔人才,其实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一直在讨论怎么选拔人才,最后大家明白还是需要考试,否则的话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人怎么办。


主持人:考题也是在不断地变,从越来越死的一些知识到灵活知识,都在想怎么样选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余秋雨:非常准确,非常合理的试题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不断变化当中。所以绝对公平的高考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是人才的话,在你一生的许许多多的考试当中,你总会出来。所以不要在乎那一次。


主持人:相对来讲还是公平的。


余秋雨:大概念上,勉强公平吧。


主持人:包括到现在一直有,前两年更热一些,各大名校都招一个少年作家班,他们可能不需要理科知识、政治、历史知识,更看重文学创作。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班?


余秋雨:我觉得同学们不要参加这样的班,努力地争取不去。文学不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作家班培养出一个作家来,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他成了作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读了作家班出来的。第二,你真的进了一个名校,拿了一个大学文凭,我觉得要对得起自己,我是不是按照正常的考分,学完了正常的课程,成为一个正常大学毕业生。由于一个名号,一切都可以降低的话,那说起来自己良心也会感到不安,为什么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这样放宽了自己呢,非常不好。我很骄傲的是,我当时是上海数学比赛的第七名,作文比赛是第一名。


主持人:还是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觉得自己有文学方面的特长就不学其他的了,其实是不好的。


余秋雨:而且年轻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这个特长自己很难判断,你只是爱好,不是特长。


主持人:很多80后的一些作家,有的是大学在读、有的是高中在读,他们出了很多书,想当一个小说家,包括腾讯读书频道正在做一个原创大赛,看起来很成熟的文字,作者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您赞成鼓励这些80后的作家出书吗?


余秋雨:我鼓励,对这种读书我鼓励。原因何在呢?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创造的能力,勇于创造,而且在创造过程当中取得乐趣,取得别的人的喝彩和鼓掌,这是一件人生非常愉快的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做的好,今后做别的事情也会做的精彩。所以非常年轻的时候,在读书的时候能够有这样一个创造经历,比老老实实做作业,比老老实实听课要好很多。


主持人:这只是一个附加值,并不是专门做。


余秋雨:不要花太多时间,不然其他功课耽误了,使得你很难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健全的人很重要。你以游戏的心态参加一些创作和小说的写作,然后出一些书是很愉快的事情,如果把路子变得很小的话,就可惜了,你可能还有其他更精彩的东西。


主持人: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一个言论,民族文化正在被国外的文化同化,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余秋雨:什么叫做同化?文化本身就是无界、互相传播的事情。我们听贝多芬非常高兴,难道我们认为我们的听觉器官被贝多芬同化了吗?我们看最好的雕塑就同化了?文化本身就是交融的,不要同化和异化过程,如果中国文化被别人同化,别人文化被我们中国同化的话,这是文化交融上面非常好的事情。其实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家追求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原因在于我们有可能在文化上获得统一,军事上过去有可能对立,如果在文化上互相沟通的话,这样的话军事对立可以慢慢缩小。人不要过多地强调防范性。能够沟通是最好的,人追求真善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的差别。


主持人:文化不要太介意很多东西。


余秋雨:不要介意,也不要列很多篱笆、列很多墙,这是你的那是我的。如果这样的话就很糟糕。文化严格讲起来是没有太大的界限。现在很多国外建筑学家按照中国的建筑造出了很多漂亮的房子,中国按照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造出了很多漂亮的房子,融合往往是最好的作品。我们看待唐代很好的作品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没有同化,相反,他们同化了很多北方民族,同化了很多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和南亚文化,然后有了唐代。然后唐代也被慢慢地同化。所以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防范。


图片关键词


主持人:我知道您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这个传统文化可能被青年一代、年轻一代慢慢淡化掉了。有这样一个例子,也是在我们的腾讯网博客里出现的,《郑州晚报》上说为了提倡国学,郑州市一个书画学校的校长把自己印制的十万本《弟子规》,无偿赠给中学和小学,赠送当天,校长对这五千本弟子规很虔诚地下跪,众人很哗然,校长解释说这是对国学的一种尊重。希望国人可以从孩子开始振兴国学,您是怎样看待校长这一举动的。


余秋雨:我没有看到过这个报道,也不了解,今天第一次从你这里听,所以很难做评论


主持人:这是《郑州晚报》说的,校长可能很尊重国学,所以要这样做。


余秋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优秀的东西,确实值得我们尊敬。世界各国都有很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一起尊敬。到了21世纪,我们有互联网,有很好的交通,一定程度上我们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整体视野的年轻人。对我们自己中华文化的优秀部分我们也比较熟悉,这就可以了。我不认为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完全中断了,不是,打开电视机有很多,过去没有电视机,也没有那么多书出版,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在拍历史了,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年轻人,我们通过电视传媒告诉大家《史记》里面的一些东西,《三国》里面的一些东西,随口可以说出明代皇帝、唐代皇帝的一些东西。所以很难说我们对传统文化是完全中断的,不是这样的,在我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中断。那时候政治运动太多了,大家都在忙着搞政治运动,所以没有人看它。现在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比较热的时候。


主持人:我们国家目前对这个关注度是够的。


余秋雨:够是够了,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够是够,热也够热,但热不见得就是好。


主持人:欠缺的那一部分是在质量上需要增强。


余秋雨:对,就是在质量上。我们在普及国学的时候,选择一些更适合青少年精神建设的一些东西,这是不是有一些精选了,这可能做的还不太够。所以有的时候,看上去大家很急,一急以后量就太大了。针对性又不够,孩子们也需要玩儿,也需要完成作业,还有很多事情,你用不太重要的作品把他最精华的时间都占据的时候,那就不太好了。我们要以最好的作品来针对他们最好的时间、最珍贵的时间,这是一个好不好的问题。刚才讲的故事,我只有一点小小的质疑,在我的思路当中,《弟子规》在中国文化当中的排名是很后面的。


主持人: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


余秋雨:振兴传统文化是好的,还是可以选择更优秀的一些东西。除了思想教育,还具有美,像李白、杜甫的诗句多么美,有善的一面,也有美的一面,让大家快乐f地接受,这才是好的。


主持人:而不是枯燥的,强迫式的接受。


余秋雨:也不要鼓动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情感,让大家非接受不可,这也不合适。我们是中国人,黑头发、黄皮肤,曾经创造过很多优秀的思维,也曾经创造过很多美丽的作品,我们来温习一下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的这样的思维精华,多么高兴。这样的思维就比较好。用一种让后代非常苦恼的,痛苦的方式来接受,我觉得有一点问题。


主持人:方式方法很重要,要普及的话,需要想到一种更好的方式,让他们的接受度可以提高。


余秋雨:孩子们也要知道,你接受一件事情,觉得自己的身心不是很愉快的时候,需要告诉家长、老师。愉快地接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愉快的接受,其实对你这个学习打上了不愉快的阴影,这个阴影都是一辈子的不愉快,也是对不起你这个学问。我们小时候看书,首先问问老师这个书重要不重要,然后再问看的下去吗?看不下去就放下,继续看就是强扭的瓜不甜,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本书。愉快是我们选择的一个关键。


主持人:余老师小时候有没有很不愉快地读哪一本书或者是学哪一门课?


余秋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门课是数学课,好几门不及格,是红分。但半年以后换了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他把数学讲的那么津津有味,那么有魅力,半年以后我成为了上海数学竞赛的第七名。所以我感谢徐老师给我制造了这种愉快。


主持人:这是一个特别有特点的例子,这个科目本身不太好,但数学还是数学,为什么不同老师就会有这么大的概念,这是一个灌输的方式,跟我们刚才说的国学是一样的,普及它是重要的,但是通过方式来普及。


余秋雨:对。还有一个历史课,很多同学们一直不太习惯,因为有太陌生的年代,遥远的年代,我们有一个周老师上来就给我们讲故事,电视里的故事可能讲的太复杂,而他的故事非常适合我们的年龄,结果全班同学都等这个老师给我们上课,结果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爱好者。这与我们现在那么多历史文章、研究,这跟周老师是有关系的,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所以这一点上老师很重要。同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你苦巴巴、眼汪汪做一个学问的时候也不好。


主持人:余老师对自己的老师,至今都还把这个姓氏记的这么清楚,很难得,影响真的是很大。


主持人:影响很大,后来我也成为了老师,不管讲什么课,都要让我的课堂和学生充满了愉快的气氛。比如说美学,我讲一定是开心的、愉快的,让大家乐于接受的。甚至清洁工都会拿着扫把过来听,这对老师要求比较高了。


主持人:这是一个教学的方式,但我觉得现在老师应该多考虑考虑这个,怎么样可以把知识轻松地传达给学生。


余秋雨:不完全是方式问题,这里面牵扯到人生观。我们活在世界上,为快乐而来,我们要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别人,自己也取得快乐。不管我的工作,我的学问都是一样的。由于这个人生观,就是快乐的色彩传递给了和你有关的一切,包括我的文章、写作。


主持人:其实再反弹给您,您也是快乐的。


余秋雨:对。但是在我的文章当中看到了快乐,从我的课堂当中看到快乐以后,一方面把快乐传递给我,同时又把这个快乐给别人,大家想想这个世界由于你的存在,而充满快乐,这个多有意义。


主持人:您讲到了一个价值观,也是我想问您的一个问题。当今整体社会是偏物化的,前一段时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在一些文章,比如中国新闻周刊在点评香港十年的一个变化。香港是一个比较物化的社会,物化的比较极端化,在物化的同时丢失了很多文化的东西。不是全部都这样,但大部分感受都是这样的。我们都学过政治,物质是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普及文化?让人们不仅仅只在意物质化的一些东西。


余秋雨:首先香港其实还是有精神文化的,只是我们进去的人、报道的人眼睛太物化,看到的全是物。很多年以前,董建华先生要求我作为香港文化的代言人,在香港有一次演讲。我是代表香港、同时代表上海在那里演讲。我就讲到香港其实是有很多文化的。我不具体讲了,比如我们最优秀的小说家金庸先生在那儿,那儿有很多很多电影拍摄机构,还有很多流行因素机构,以及世界上排名很靠前的大学。而且他们的新闻也比较自由,他们的出版业比较自由。加在一起的时候,其实香港整个文化构架是不错的。当然广大市民,忙忙碌碌的,好像是过物质生活。比较而言,我们内地的一些城市却缺少这样的上层文化构架。你到哪个城市去,都觉得缺少,北京当然有,但别的地方缺少这样一个构架。大家往往把搞欢庆、大搞艺术节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但实际上缺少一个安静的思考者,缺少一个非常有品位的阅读群体和谈话群体。


主持人:可能因为生活节奏比较快,是关注不到那里,还是什么?


余秋雨:我们上上下下都不太关注文化,我们现在考试好像是文化,目的是为了考大学,然后找工作,和文化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还是有很现实的一面。


余秋雨:借着文化来完成现实目的,往往是这样。文化最高目的是完成一种阶层价值,很多人问我什么叫文化?文化在内核是精神价值,长时间地慢慢沉淀我们的人格。我觉得,这个文化真的是远远落后于我们的经济


主持人: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重视了,就是已经发现到了。


余秋雨:这一点要从年轻一代做起,其实中国文化的骄傲、中国文化的尊严,并不是靠一般意义上,同化不同化的意义上去争夺,说我们以后不能穿西装,要穿唐装,以后星巴克不能进去了,这都是很肤浅的。靠我们这一代要建立起文化的尊严,我们这些人生活在既需要一点物质,更重要的是生活在精神王国里面。人能够活到今天,如果全靠物质的话,人早就灭亡了。为什么人类能维持到今天,是善良的原则的层层积累,使大家能够互相保护,互相照顾,使大家能够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个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改革开放所完成的各种经济数字最终都是没有价值的。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是决定他一生的,您对现在的青少年该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或者说是一个健康的价值观,您有哪些建议?


余秋雨:我的价值观非常简单,也是全世界相通的,也是我从小一直固有的,也是我经常给学生写临别箴言说的话,三条,第一善良,第二快乐,第三健康。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也是文化价值观。善良这个理由非常简单,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关注你一个人,自己吃住在这个社会上很容易,如果是自私的,不是善良的,这个人就没有光辉。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即使他们很漂亮,如果不善良,这个光环五分钟以后马上就没了。就是靠善良,让我们人类能够站立,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多一些善良的举动,多一些善良的人,就很重要。还有一个就是快乐,快乐做人,快乐战胜一切灾难,如果在快乐当中帮助人的话多么开心。做到这一切,当然心理和身体都要健康。至于学历都不太重要,有的人非常健康,由于他既不快乐,也不善良,最后很失败。有的人其实钱也不多,也说不上什么成功,但是由于他健康、快乐、善良,大家都很喜欢他,直到他死的时候,也非常非常安详,原因是他既善良、又快乐、又健康。


主持人:形成您这样一个善良、健康、快乐的价值观,青少年应该从哪里入手?是从小处入手?


余秋雨:两个都要。大的方面,因为外部的宗教观念很强,中国有些人相信佛教、基督教,这些宗教最优秀的部分,经常传达人活着为什么的观念,人的苦恼从哪里来,这个时候就会引导你有精神追求了,这是高的;另外就是你讲的小事,做一件小小的事就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愉快,就是你真正帮助了一个不认识的人。我小时候可能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最大的快乐,就是人问我路的时候,我领着他去,他感谢我,我非常开心,你不断有这样的训练,不断做这样的事情的话,我就觉得非常好。这个大概和家里遗传也有关系,我的奶奶,有要饭的过来的时候,她总是把家里最好吃的给他,其实家里条件也不好,这可能是一种本能。


主持人:长辈对您影响很深,觉得应该这样做。


余秋雨:应该这样做,而且非常愉快。如果非常开朗的,你把自己得到的东西让给了别人,或者由于你让一个陌生人了一种非常愉快的帮助,由于你他找到了应该找到的饭店,或者是其他事情,你会非常开心。还是从小事做起吧。做小事并不是为了表扬,为了人家说感谢,就是真心的,觉得我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这就牵扯到宗教精神了。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余老师现在的知名度很高,算是文坛的一个明星。


余秋雨:明星不能说,我心目当中的明星都是二十多岁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样的光环,会不会影响到您做一些文学创作或者是生活?


余秋雨:这是我要跟网民们讲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都会成名,你们千万不要把出名当做压力、负担,很多人都看着你,我该怎么办,人家怎么想,不要这样想,你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这个影响你快乐了,那宁可不要名。我现在走在街上,很多人都可以认出我来,因为我出了很多书,包括上电视,他们跟你拍照、握手,我一点都不觉得麻烦,不会说走开走开。街上有那么多漂亮的房子,是优秀设计师造的我没有参与,车上有那么多漂亮的车,我也没有参与,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很谦卑的。人家跟我点头,就像我们经常跟交通警察点个头,这么热的天辛苦了,是个好意,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压力。


主持人:不会觉得这个东西影响了您的正常生活?


余秋雨:不会,很多人出了名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我和太太马兰一样,整天做饭、扫地、买菜。他们问余老师怎么在这里买菜,我说买菜,这里的菜新鲜。


主持人:名人也要吃饭,名人也要过正常的生活。


余秋雨:千万不要把名人当做一种压力,自我折腾,很多人都是这样,掩掩盖盖的,冷若冰霜的。有时候有人悄悄在问,这是不是余秋雨先生,我会非常高兴地说“是”,大家就笑。(笑)


主持人:也是在传达给别人快乐,您毫没有名人的架子。


余秋雨:对,就是传递快乐,这一点都不虚假。所以名人没有压力,对我来说一点都没有压力。这要两方面,一个就是麻烦,其实也没有什么麻烦,人家又没有到你家里来敲门。还有就是没有感觉到过度的自傲,没有自傲,我什么东西也创造不了,只是写了一点文章而已,就是很安心。不要小看跟你打招呼的人,觉得好像是你的粉丝,不,他可能是极其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是远远超越你的老师。这个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现在选秀的活动非常多,您怎样看待这样一种栏目频繁的衍生?


余秋雨:快乐时代做一些快乐的事情,我是从来不反对的,但不要消耗太大的精力,我觉得有的传媒可能是消耗太大了一点,因为这是纳税人的钱。很多不喜欢这样活动的人,也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如果到处都是选秀,占据了很大的时间的话,大家会觉得这是国家的频道,是国家的电波。在这个快乐时代,有点快乐活动,大家应该用平和心情面对,不要想年轻人教育方向可以这样,这不是方向问题,流行的东西来得快,去的也快。不要太沉重,也不要看成是方向,看成是一个大的潮流,不能这样看,它来的容易,也去的快。是快乐时代的一种快乐产物,我们应该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


主持人:我也看过您担任过一些选秀活动的嘉宾。


余秋雨:不是,我做过中央电视台的全国歌手大奖赛,这和一般选秀还不一样。都是一些专业歌手,有那么多中国优秀的歌唱家在评,还有一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很多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的,这都是蛮好的。选秀我也不反对,因为我自己的事情比较忙,一般选秀我就不参与了。


主持人:肯定邀请您的人很多,您是怎么选择的?比如说要不要去这个节目做评委、嘉宾,尺度在哪里?


余秋雨:我基本上不参加这些选秀了,在这也希望办选秀的朋友原谅我。参加中央电视台这个,就是希望通过一亿的传播率,讲讲中国文化,包括文化当中的亮点,哪些文化重要,我主要是想讲这个东西。所以我参加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利用这个大平台,这个收视率最高的平台来讲文化。幸好观众都理解了我这个意思,而且我讲文化时候的收视率,比选秀还要高好多倍,可见大家对文化还是有兴趣的。


主持人:观众还是认可的。这种选秀活动多了以后,会有一些所谓的暗箱操作,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余秋雨:暗箱操作当然是反对的,这即使是游戏,如果你作弊也不好玩儿的。


主持人:包括刷票。


余秋雨:不要这样做,这么做很伤害人,很丢人。大家都可以玩儿,可怕的是我们这些人出去一起玩儿一个无聊的游戏,即使无聊的游戏也不要作弊。中国最麻烦的问题之一就是弄虚作假,上至国家一些部门弄虚作假,包括医药系统、审计系统等等,具体在一些游戏项目当中也在弄虚作假,这就叫做大大小小都在弄虚作假,这就非常不合适了。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作为一个高贵的中国人,大事小事都要尽量的真实,我们都拒绝虚假。


主持人:这种东西还是跟一些投资商,利益方面有可能挂钩的一些东西有关。


余秋雨:如果投资商这样做的话,我想你是投了一个非常不良的资。你做这种选秀项目的时候,不小心从物质文化进入到精神文化了,精神文化还在弄虚作假的话,等于给精神文化投注了一个毒素,所以非常不好,如果你弄虚作假的话,千万不要来。


主持人:余老师在很多电视台做自己的栏目,比如说很出名的凤凰卫视《秋雨十分》,您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这个节目。


余秋雨:我想通过比较愉快的讲述,把中国文化讲一讲。其实中国文化下面有大问题,就像太湖的蓝藻一样,太湖蓝藻是营养过剩造成的,不是营养缺乏。营养过剩以后,温度一来,微生物就慢慢地发育起来了,变得很臭。我们的文化知识也有可能产生“蓝藻现象”,就是听的东西乱七八糟的太多了,我作为一个老师,很想给海内外华人,提供一种简要的选择。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哪些文化是不能不知道的。去年开始我做了这个节目,讲了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些问题。我找了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和我一起聊天,北京大学学生的知识范围广,我作为教师希望大家知道的内容,跟他们一对接就谈得比较热闹,评价也很高。在同时期的文化栏目当中,是质量比较高的一个。我相信年纪轻的网友,可能听起来是不是时间长了一点,但还是蛮好听的,我们在努力做到一个普通中国人,普通中国人就包括海外,华语还学的很勉强的人,尽管他们年纪不小,可能文化程度比我们初中生还低。本来我每天都有,但搞得太累了,今年是每个星期播出一段,每段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这就比较好办了,一般是礼拜天的下午三点。


主持人:这样,您准备时间也会充分一点。


余秋雨:对,准备时间长一点。礼拜六把上个礼拜的一段再复习一下,这样就连贯起来了,上个礼拜讲那个,这个礼拜讲这个,比如说我会讲到司马迁各种各样的故事,他太重要,那么多历史只能讲他,汉代也只能讲他,还有屈原,中国第一个诗人,屈原以前有很多诗歌,但没有成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出来的。


主持人:做凤凰的节目很辛苦,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做日播的话,会不会感觉有一点辛苦?


余秋雨:我曾经和凤凰卫视的拍摄团队,叫《迁徙之旅》,我们走了几万公里,走了很多的国家,有些是恐怖事件发生的地区,我们没有坐飞机,就是靠吉普车,一公里一公里得走完,这个很辛苦,但这个辛苦也很快乐。


主持人:余老师做事,快乐是基础。


余秋雨:即使不快乐,我也会找到快乐。苦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有的地区还不通语言,所以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沟通,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被绑架,很多地方我们都很容易被绑架。因为绑架中国人,可以问中国大使馆要钱,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但这些问题都已经考虑过了,还是毅然决然得要去。


余秋雨:我们还是要去,虽然路上遇到很多麻烦。我觉得我是在考察世界文化,是要对比古老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的当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他们为什么灭亡了,中国文化一直活着,这是蛮辛苦的,但这个辛苦很快乐。走完以后台湾朋友告诉我,你走了那么多危险的地方,有没有可能我们走一点好的地方,比如到欧洲,欧洲我走了96个城市,也是很多了。日本《朝日新闻》说,我可能是世界上走的最远的人,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有些地方已经走不过去了,有些教授不是那么勇敢,他们不会全部走完,即使走完了,也没有我在中国走的多。凤凰卫视和别的电视台不一样,交给你了,就是你做了,有充分的自由,做得不好就是你的责任。


主持人:他们所有地方都会出“以上言论和本台无关”的字样。(笑)


余秋雨:对,这就是你的责任了。包括我们在野地说,在中东草原上或者沙漠上讲话,这个讲话没有任何人说你要讲什么,是我想出来的,也不是昨天想出来的,是当时想出来的,有独立感,还有完成这一切的快乐,非常有意思。听我的栏目,有一点和其他栏目不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很随性的,很自由的。


主持人:没有很多框架。


余秋雨:对,没有框架,也不像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还要第一段,第二段,都没有,就是聊天。


主持人:您定位《秋雨十分》的观众群是哪一类人?


余秋雨:最早的是海外人,主要是海外华人。我每次到海外演讲的时候,海外华人真的是人山人海,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那么高,过去传递给我们各种各样不太好的信号,比如说极左的信号。


主持人:您希望给他们一个全面的。


余秋雨:对,讲中国人,讲你是谁。去年我把《秋雨十分》变成一本书以后,可能是《我们是谁》。这样一个东西是我最想给海外朋友讲的,你作为中国人,是什么人,还告诉外国人,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是谁,在联合国的世界文明大会上我有一个演讲,他们讲中国威胁论,说中国快倒塌了,我跟他们讲,中国人欺负外国人的可能性没有,就讲我们是谁,这是讲给外国人听,包括讲给外国华人听;后来我收视率当中,发现有很多中国大文人,香港作协主席郑敏芝先生,我讲了一段《秋雨十分》,他就会在香港民报写一段听后感,很多文化人都参与了我这个思考。我的方式希望初中学生也能够听得懂,内容希望引起大家的整体思考,内容比较大,否则也不会有大文人听。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中国文化,给学生,给海外华人,以及对我们有怀疑的外国人,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人。


主持人:您觉得凤凰卫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或者跟国内其他电视台的区别在哪?


余秋雨:国内很多电视台都很优秀,比如中央电视台,我过去做歌手大奖赛,一共是四十天,我每天都要在那里讲话,还有世界各大学辩论赛,我希望我过去做总讲评,能够覆盖到全国各地。凤凰卫视有另外一种魅力,这个魅力就是它有一种国际传媒的规则,和国内的宣传规则不太一样。第二,有足够的自由度,随便你讲,相信你主持这个节目,没有任何人管你,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很开心,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充分地无拘无束地讲出来,不要承担什么你不想讲的东西。第三个就是凤凰卫视的友情,凤凰卫视是非常可爱的团队,大家都按照自己的乐趣过日子。比如我现在和凤凰卫视的这些主要领导,像刘长乐先生、王先生都是哥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包括可爱的主持人,像女主持人,我们见面一定是拥抱。因为我们出生入死,我们做《迁徙之旅》,都是生死之交、患难之交。在任何场合,多么高朋满座,我看到吴小莉一定拥抱,看到陈鲁豫一定拥抱,她们看到我也一定拥抱。友情是有魅力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我们是哥们。


主持人:网友很关注余老师平时喜欢做些什么,看一些什么样的书?


余秋雨:我生活当中比较多的时间是旅行,在走来走去。


主持人:很辛苦的《迁徙之旅》之后还在旅行。


余秋雨:现在还在走,国内有很多地方要我去讲讲文化。有时候朋友之情难以推托,我就去,和我一些学生一起玩玩儿,包括跟读者见见面,也很愉快。我的妻子马兰也喜欢和我一起东走走,西走走,所以日子过得开心。


主持人:神仙眷旅。


余秋雨:然后是看一些我们喜欢的电视节目、电视片,写写文章。


主持人:现在在看谁的书或者是小说


余秋雨:最近不是很多,写作的人,或者是创造精神的人,往往比较忙,但年轻网友不要按照我的意思做,就是到一定时候不太看别人的书,他怕受同行的影响。不管喜欢不喜欢,喜欢的书也不好。另外你是一个独立思考者,你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吞吐,重要的东西我年轻的时候已经看过了,所以别人的书我看的很少。我跟很多好朋友,见面的时候只聊很平常的事,不会聊文学,比如跟贾平凹、余华在一起,就是聊天,不会讲文学怎么样。


主持人:谁也不会灌输自己的思想。


余秋雨:也不讲自己的工作。因为写作的人,就是靠你的作品来沟通嘛。所以我对网友还是有个反复要求,就是你不要看得滥,一定要相信你现在要学会看一些基本的经典著作,看了这些最好的著作之后,用最精彩的话挖掘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是天下的奇迹,你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有的人一辈子学,这是挖掘自己的生命,如果要别人的生命,要你何用,世界为什么要你来到,这是因为你的生命是奇迹,和任何人都不一样,都要挖掘自己,而这个挖掘要和周围保持一种和谐的东西。这是我对年轻读者们反复讲清楚的,不要过于很滥的看书、学习,开卷有益,但拼命地读,这个很冒险。因为书有好坏之分,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当你占有了一本书的时候,这本书也占有了你,这是挺残酷的一件事情。你应该让最好的书占有你,哪怕没有书的时候,让思考感觉是在占有你,你不能让第三流、第四流的书占有了你搞鬼的生命,你年纪很轻,觉得以后可以看好书,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基础已经打坏了。就像白布被肮脏的东西染坏了。梁启超、鲁迅先生反复讲过,何况现在知识大爆炸,那么多资讯,那么多书,何苦成为大爆炸当中的牺牲品。读书的问题一定要谨慎。


主持人:选书也是一个问题。


余秋雨:希望作家、学者、老师们一起努力,我也参与,大家一起认真地为我们的年轻人选一些书,不要选的很绝对,他们自己还可以选择,他们看的不愉快的书可以不看,放下,和他没缘分。最近一个出版社花了很多时间、找了很多人编了一个《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版,我给他们写序言,我说这个事情很好。


主持人:针对不同群体。


余秋雨:他们找了一些学者,可以在这里面选,长者、文化人都应该做这样的事情,这就叫做文化的传承,包括对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要做这样的事。


主持人:谢谢余老师,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感谢余老师腾讯开博,也欢迎喜欢余秋老师的网友可以在博客里给您留言,多做沟通。


余秋雨:对,谢谢。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