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6-08-05  李进     4375

“科学与社会”成世界瞩目话题——曾国屏教授、博导应邀点评

 

 

“科学与社会”成世界瞩目话题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曾国屏教授、博导应邀点评


 


●科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问题构成“科学与社会”核心
●“科学与社会”从科学哲学中脱颖而出与之并驾齐驱
●我国科学哲学研究呼唤文理贯通学者
●“科学与社会”研究将深层次支撑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有别于以往历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只设逻辑学、一般科学哲学 、特殊科学哲学专题,此届大会最突出之处是专门开辟了‘科学与社会’新专题,这是由于科学与技术发展带来的科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以及科学教育问题,使人类社会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科学与社会’问题有可能从科学哲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学科并构建相关国际学术组织,此届大会表明了这种新趋势……”8月11日,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曾国屏教授,应本报记者之邀点评正在北京举行的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

 

  曾国屏阐述说,“科学与社会”问题涉及当代伦理学、战略学以及科学传播学,而科学传播学强调“大科学”概念,更为强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科学精神的传播,亦包括技术与高技术的普及,“科学与社会”研究成果将深层次支撑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然而,在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前12届会议中,中国人未能做出贡献;今后,在“科学与社会”学科构建乃至相关国际组织建设中,我国学者很可能会有所作为。

 

  曾国屏介绍说,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成立了科学与社会4“S”学会(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尔后,欧洲及东亚的日本与韩国相继成立科学与社会学会、开辟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网络。我国于1956年制定12年科学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史学科建设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再度提出该学科建设问题;近年来,清华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一批学者,一直在推动“科学与社会”学科建设并力促构建相关国际组织。

 

  曾国屏说,科学哲学、科学史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研究,需要该领域学者文理贯通。然而,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未能成为近代科学故乡的缘故,我国人文底蕴厚重而科学基础薄弱,当今尚缺乏文理贯通的学者,这便使得我国相关学科建设更加艰辛。他认为,这是挑战亦是机遇,中国学者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据了解,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协会(IUHPS)两个分会之一——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组织的大型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此届大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及东亚地区举行,由清华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中国逻辑学会等主办,数十个国家的60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曾国屏

图片关键词    姓名:  曾国屏
   性别:  男
   学历:  
   出生日期:  1953年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