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4-04  李进     3589

我省生态系统特征与和谐系统机制创建研究

我省生态系统特征与和谐系统机制创建研究
                    肖进源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一、我省生态系统特征
(一)环境多样
我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地带,恰处于我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901m,最低148m,平均海拔1110米。
我省在地史上大部分地区在古生代及中生代为海相沉积区,新生代以来转为上升,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出露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61.9%。我省位于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区——华南喀斯特区的中心部位,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形态齐全,类型多样,几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类型。由于第四纪冰川未大面积波及我省,而低热的河谷便成为生物界的避难所,使得我省现代生物界古孑遗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物种类型繁多。
我省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使我省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多样,从而为全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景观独特
我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独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瀑布群、溶洞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我省有世界上唯一的三叠纪奇观(世界上仅有瑞士圣乔治山有部分出露),在这里每走一步,跨越万年,天然造化,自然传承,拥有六项世界之最:1)全球最壮观的浅海次深海过渡带;2)全球最好的早三叠纪深水生物遗迹化石群;3)全球最早、最大的三叠纪管壳石生物礁;4)全球最完整的三叠纪孤立石灰岩台地——大我省滩;5)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类–海百合动物群;6)全球保存最系统最完好的三叠纪海陆变迁和浅海—次深海“拉锯战。
(三)气候宜人
我省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四)资源丰富
我省山川秀美,其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既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遵义纪念馆,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形成我省资源组合的丰富多样性。
——旅游资源
全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其中:世界自然遗产2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中国文化遗产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个、4A级以上国家级旅游区35个、国际生态博物馆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125处、国家地质公园8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6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座等。
——植物资源
我省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珍稀植物有7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
我省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250科、1543属、5661种(变种),其属数占全国总属数的64.7%。我省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云南、四川、广东和广西,居全国第五位。
——动物资源
动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据调查资料显示,全省有脊椎动物近1000种,其中鱼类190种,占全国总数的40%,两栖类60种,占29%,爬行类103种,占34%,鸟类435种,占39%,哺乳类136种,占32%,仅次于云南和福建,居全国第三位。
(五)民风多彩
我省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6个少数民族,我省有55个,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全省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布依族占97.3%;侗族占55.7%;仡佬族占98.2%;水族占93.2%。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我省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八)天人相宜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差异亦大,例如,瀑布景观:黄果树、十丈洞瀑布等,溶洞景观:织金洞、九洞天、九龙洞等,山体景观:荔波茂兰、梵净山、斗蓬山、雷公山等更是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和悠久的生态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
(九)原汁原味
我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梵净山亚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的一颗绿宝石",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旅游奇观、民族风情于一体,是喀斯特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黔东南的民族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我省一大民族原生态旅游景观。
(十)潜力巨大
       我省地处祖国西南内陆,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雷公山、月亮山、九洞天、威宁草海、乌江画廊、世界三叠纪公园、惠水涟江天生桥群和惠水燕子洞等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这些地方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景物神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全省还有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仍处于藏于深山人未知的状况;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十一)生境脆弱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坡度,全省的平均坡度17.8度,15度以上的陡坡占全省总面积的59.6%;二是高度带,全省最高点2901米,最低点148米,平均海拔1110米;三是喀斯特,全省喀斯特比重为61.9%;四是河网密度,全省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00米,大大低于周边省份;五是山丘比重大,占到全省92.5%,山间平坝仅占7.5%,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二、我省生态系统与现实的矛盾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系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得不看到,我省生态系统仍面临建设与破坏并存;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并存;一方治理与多方污染并存的矛盾。因此,我省生态系统在治理与破坏的博弈中发展,生态系统建设和改善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省是东亚喀斯特发育的中心,喀斯特类型复杂,形态齐全,集中分布面积大。这是一种环境承载能力低下、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地形破碎崎岖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里,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在陡坡上毁林开荒,致使全省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到全省总耕地的40%,破坏了森林,水源减少,涵养能力下降,使得全省仅有30%的田和10%的土得以保灌和半保灌,大部分田、土靠天吃饭。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全省耕地以坡、薄、瘦为特点,中低产田土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78.8%。就是这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耕地人均也不足0.067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1公顷,更低于世界人均0.31公顷的水平。
由于全省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加之岩性及地质构造的影响,致使全省亚热带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特别是森林遭到破坏,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山地灾害。此外,山地、河谷、高原、盆地各种生态系统,自上而下随着地形成垂直的景观生态系列。山上的森林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强烈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危及山下坝区、湖盆的生态系统,发生链锁反应,从而加速区域生态系统的退化。
出现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超过了适宜的土地承载能力,使全省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之间的关系失调,给全省生态系统带来越来越重的压力。全省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森林资源结构单一,质量不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生态系统退化,物种资源遭到破坏,数量减少;局部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重。另外又叠加了城镇、工矿的污染,使得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难以恢复。
三、创建我省生态系统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生态系统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既相生相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从根源上改变我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结果的治理,忽视源头的治理;重建设,轻保护;重工程,轻管理;重城镇,轻农村;重突击性工作,轻持续性基础性工作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我省应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上,将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我省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创建我省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长效机制
     我省生态系统建设,首先要从源头治理入手,注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对待生态系统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这一对矛盾中,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短暂快速发展,也不能以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为代价求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要实现我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共生的目的。
1、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认真处理好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是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但是,它需要以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系统为依托。如果忽视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处理,应当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发展。
      2、系统贯彻十八大精神,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对人类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其效益很难用精确数字来估量。而对资源开发可以直接换取利润以及对发展经济产生短期效应,但从长远的利益来讲,资源生态效益往往超过其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如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作为木材的经济效益。但是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需要以牺牲近期利益为代价。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我省全面实施禁止天然林采伐,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我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来源和地方乡镇的财政收入。但是,它是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民生、民心工程。因此,必须立足长远、立足大局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3、全面深入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与资源、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口过多,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环境恶化发生率就高。从我省的耕地、草地、森林、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来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20%、15%、30%。但是,人口增长却十分惊人,据资料显示:1978—1998年20年间我省净增人口约10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出全国1.426%,二孩率和多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二孩率仅为24.99%,我省高达68%,多孩率全国为4.69%,我省为11%。我省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步起点,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对此,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增强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人均意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创建我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支撑机制
我省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和敏感,差异较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科学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解决不同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建立综合治理机制。
1、长江、珠江上游地带
建立水源涵养基地,让长江、珠江上游的森林“休养生息”,并有序有效的进行结构调整。严禁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石漠化危害。坚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强化保护力度,铸造我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环境支撑系统。
  2、喀斯特地区
我省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占全省总面积61.9%,加上部分浅覆盖的则为73%。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科学的活动,导致石山区植被稀少,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尤为脆弱,人均占有耕地极少,农民生存状况极其恶劣。应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地头水柜、推广沼气和砌墙保土等工程和生物措施,把生态治理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抵御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创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机制
我省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土资源、农业技术、地下矿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经济发展不能照搬一个模式,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发展特色产业时,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以先进而有效的科学技术,通过一定的推广组织和传导机制,注入农业生产过程,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省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几项致富技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实践经验和经营能力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技能和科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先进技术的推广需要通过技术示范、点的带动效应来影响周围农民,使他们能尽快的接受和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饲养方法、新栽培技术、新管理方式。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按照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反馈流程,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倡节约生产、清洁生产;构建我省农村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体系,建立新型的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把环境的潜在价值变成现实效益,力求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创建我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是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农村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关键,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它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省循环经济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强化生态农业建设
据估算,我省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近数十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亿元。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要改变农作物生产的不良态势,我省农村必须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应结合全省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首先,通过调查统计掌握全省生态与经济的基本情况,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诊断和分析,优化生态农业区划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工程设计;其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设计与地区实际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第三,优先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工程,合理利用与增殖农业资源;第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小型水利水电、风力发电、沼气等,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对其进行多层次综合、循环利用,实现无污染的清洁生产等。我省有的地区建立了“养殖业—沼气—种植业”循环发展模式。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极为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实现了大农业层面上的循环发展。我省地区差异明显,城郊农村生态农业建设应遵照各地实际情况,有步骤有选择地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2、建构合理高效的沼气开发利用系统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农村一家一户式的生活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全省农村开发利用更为清洁的能源势在必行。沼气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简单可再生能源,完全可以有效防止农家炊烟造成的危害,然而时至今日,全省农村使用沼气者却不多,仅占20.3%。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沼气使用的相关设施技术不过关,如沼气池设备质量差,易漏气、漏水,输气管道易腐蚀等;二是因为近年来城郊农村居民的养殖结构改变,制造沼气的原料和渠道减少;三是传统水泥沼气池热量小、不稳定,受季节影响较大;四是农村缺乏排污和废渣处理场所。虽然沼气使用对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大有裨益,但真正推广应用还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其主要在于国家要发挥政策、投资等方面的优势。首先,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税收政策等扶持和优惠;其次,在农村投资建设沼气池,对村镇养殖场等符合建立沼气池的地方强制规定建立沼气池,对不具备建池条件的村镇,可由省直接投资建立沼气工程,然后转包企业经营,或者国家出资奖励、补贴建沼气池的企业和农户,最终使沼气利用走向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总之,我省农村要实现沼气规模化和产业化,有赖于全省规划、政策支持和市场运作,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拓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3、垃圾处理、回收管理机制
城镇垃圾倾倒和农村自生垃圾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城镇城郊和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初步分类;二是建立垃圾回收和处理机制,从建立垃圾回收和处理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垃圾处理技术革新,兴建垃圾处理厂(池)等;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禁止城镇垃圾对农村地区的污染;四是加强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三改”制度,即“改厨、改厕、改圈”;五是形成建立一支环保队伍,尤其应解决全省广大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理的困境。
4、农业资源节约机制
首先,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转变农民农业生产中的不良观念;其次,研发新型环保的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化工产品对耕地、环境、人体的危害;第三,建立健全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扶植和补贴制度,鼓励农民进行精耕细作,如人工除草、多使用农家肥等等。做好秸秆的有效利用工作,秸秆作为新型生物能源可以气化生成用于生产生活的气体燃料;也可以固化成型生成燃料直接燃烧,替代煤、油等;还可以液化产生生物油,以用于锅炉等热力设备燃料,甚至可以深加工替代柴油、汽油;而经过生物工程发酵处理则可生产燃料乙醇,变为新型生物能源。不论是怎样的用途,最关键的是要有专门的秸秆处理和能源开发企业,只有将秸秆转化为能源才能充分发挥秸秆的价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五)创建我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机制
我省贫困地区的人口大多数是散居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喀斯特地区和生态资源匮乏区,脆弱的环境和经济的贫困、知识的贫困交织在一起,成为贫困的主要根源。因此,应通过一系列有效政策和具体措施来改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文化水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实施“教育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方式,可以提高其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建设。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全免制,使他们顺利完成9年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技术培训,掌握新技术,获得新技能,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自然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水土资源比较丰裕的地区,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六)创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
1、政府补偿机制
第一,中央政府对我省生态系统建设的补偿投入应承担主要部分,这是因为,我省生态系统建设具有全局性意义,涉及面广,投资巨大,政策性强,我省地方财力有限,全省大多属于“吃饭财政”、“人头财政”,地方政府往往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建设,由此影响了我省生态系统的改善。如果中央政府不下大力气治理生态系统恶化,只靠地方政府和企业,那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第二,地方各级政府也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增加人、财、物的投入,提高对生态系统补偿力度。第三,加强各项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中央政府已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银行贷款、政策倾斜等渠道给予补助资金要加强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投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国家生态系统建设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2、流域范围内的补偿机制
      我省地处长江和珠江的上游地区,近几年来,全省对环境的大力保护,为中下游地区居民提供生存支持的自然资源和流域系统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应尽快建立中下游地区有效补偿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建设的机制。以前虽建有机制,但此补偿机制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分摊生态系统治理和建设的成本和道义上的对口支援。这样,流域中下游发达地区对流域的上游地区生态系统的补偿变成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同情或扶贫,而不是责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流域中下游发达地区对流域的上游地区生态系统的补偿是双方达成“赎买生态功能“的交易行为,是通过税收的形式使“外部经济内在化”。然而,流域中下游地区对流域的上游地区的生态系统如何补偿?怎样补偿?其补偿机制的价格体系尚未健全,补偿缺乏科学的定量化标准,可操作性差。鉴于此,可以借鉴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的配额许可证制度,中下游地区的企业、城镇超标排放,则通过购买排放配额的形式,补偿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建设的方法。在制定补偿标准时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生态效应既存在于本代人之间,又存在于代际之间,既有当期效应,又有长远效应,所以在制定补偿标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形成全流域的共享机制。
3、产业补偿机制
对产业的补偿有几种情况:一是征收资源使用税,提高资源税率。我省现有的加工产业和基础产业大都是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国家应当征收资源使用税,并适当提高现行资源税率,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把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效益核算指标体系。国家再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偿。二是建立治污权和被污染的赔偿索取权制度。对于那些污染大,危害面广的产业,政府应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限制其发展。同时,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将责、权、利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生态系统所有者的权益、责任和义务,被污染者有权向污染者提出索取补偿的权利。三是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刚性约束。通过国家立法或区域立法等刚性规定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实现产业补偿机制和补偿行为的形成,以保护受损者的利益。如果没有刚性约束而仅有柔性管理,我省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生态系统的改善是难以实现的。国家还应通过政策鼓励、扶持和培育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或生态型企业,以开辟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创建我省生态系统监测体系与自然灾害风险保障机制
生态系统监测机制,就是通过3S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提供决策依据、跟踪反馈和动态管理等。3S技术主要在于:(1)监测水体、大气、土地的环境质量;(2)监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3)监测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态系统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估,了解其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如发布环境质量报告、污染物排放报告和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等达到预防的目的,对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地区和单位,可启动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罚。自然灾害的风险保障机制,就是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通过强制和自愿的方法,对自然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造成的损失。它是通过一系列机制的作用,尽量地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使当地居民获得最大安全的保障管理制度。
(八)创建我省公众环境参与机制
当前环境保护最急迫的任务是要推进公众的环境参与。理论上说,公众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动力,因为他们是环境和资源破坏的真正受害者,他们不会选择让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损害的发展道路,不会选择断送自己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发展道路,所以,公众是权力无法突破的障碍。公众参与也有助于解决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因为参与的过程可以更全面地识别环境和社会影响,有助于将每个项目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从而改变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利于只重开源的粗放型的开发项目,而有利于立足节能降耗、需求管理的集约型项目,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最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世界环保事业来看,其最初的推动力量也来自于公众而不是政府。西方国家环境问题的转折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面对当时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公众发出了他们的反对声音,由此形成的强大压力促使西方国家的环境治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省今日的环境污问题,固然跟人口过多、环境容量太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太落后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从更深层次看,公众参与程度太低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部分地区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原因之一也是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未建立或不健全。只有把环境权上升为公民和社会的基本权利,全社会才能有效地利用环境权这个武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此基础上,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权、环境违法行为检举权、环境信访权、环境诉讼权、环境监督权、环境结社权建设,才能有效的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土和家园。。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