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7-09-24  李进     56

贵州民族风情(一)

贵州民族风情(一)

贵州彝族概况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相传是古羌人的分支。贵州的彝族人口约707,400余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纳雍、织金、金沙及六盘水等县市。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文在历史起过重要作用。彝族多住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的小盆地中,村落较分散,住宅形式与汉族相同。彝族服饰,男子穿黑色窄袖斜襟上衣和多褶阔脚长裤。妇女通常头上缠包头,用围腰和腰带。彝族信鬼神,崇拜祖先。主要节日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

彝族饮食习俗

居家饮食习俗餐制为一日两餐,沿袭已久今亦然。一般彝村,人们天明即出早工,九时左右歇工吃第一餐,十时左右食毕。休息一会又出午工,天暗才吃第二餐。农忙活重时节,正餐之间要有间餐,即随身粑烃、粑粑、馍馍、洋芋等食物到田地,随时加餐。如请有帮加餐也稍有讲究,或备以酒肉,或备以“多拿马”(见后以慰帮工。进餐方式在凉山彝区是席地而坐,饭菜盛于中直接搁置于地上或低矮的餐桌上,享餐者围坐就餐。食俗一般比较简单、随便。

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椎牛打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动牲,除非款待客人。过年节时还要吃砣砣肉、糍粑,喝坛坛酒、泡水酒、酒茶。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过打粑节时有“尝新”习俗,即吃新稻谷。这些都是节日喜庆的食俗。

礼仪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客规格或大或小,以椎牛为大礼,打羊、杀猪、宰鸡渐次之。打牲时,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称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宴客时的座次顺序有一定的惯制,一般围锅庄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让坐于锅庄之上首,彝称“呷尔果”处;评价陪坐于锅庄之右首,彝称“尼木”处;帮忙者、妇女和亲友则坐于锅庄下首,彝称“呷基果”处。客人多时,顺延至右侧。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后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端酒给贵宾后,要先老年人或长辈,次给年轻人,人人有份。


秆秆酒

彝族口味喜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之礼节。彝族民间或家庭中用玉米、高粱、糯米等配制的“秆秆酒”在西南地区是有名的。民族酒具如酒杯除全部木制外,还有用鹰爪作杯脚者,也有用羊角、牛角制成者。其他民族餐具或生活用品如碗、盘、勺、匙、杯、罐、钵、壶、烟斗等,也是用木制的,内外多涂彩漆,一般以黑色为底,再彩绘红、黄两色。


转转酒

或在锅庄旁、或在路野、草坡、河边,彝族女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一碗碗酒从右至左依次轮转着喝,个人喝后都要以左手横擦碗沿为礼,再递给身边的人。一只喝酒,不食肉菜。是彝族社会以酒交往的社会交际式。


锅贴乳饼

锅贴乳饼是云南彝族的传统名菜。做法是将乳饼切成块,将鸡肉、肥膘捶成茸泥拌匀后加鸡蛋清、葱姜汁、味精、湿淀粉,拌至发亮成鸡泥。然后在乳饼上刷上蛋清糊,塌上鸡泥,摊平,用火腿、黄瓜皮丝排成花粘在鸡泥上,再刷蛋清糊,上笼稍蒸定型后用花生油煎至熟透即可。此菜形态美观,色泽黄亮,鲜香软嫩,佐酒尤佳。


坨坨肉

大小凉山彝家的传统美肴。一般选用彝寨特有的山地小猪,约三十斤左右,宰杀制作。常以之待客,俗以为小猪发育尚未成熟是圣洁的,用以街待客才能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方法是以火烧去毛,切成块状后下锅,刚一煮熟就捞起来拌以佐料,如盐、海椒,再加上“穆库”的根或花研成的末,味鲜肉嫩,独具风味。牛、羊、鸡也可用此法食用。

荞耙耙

由于彝族聚居的地方地势高峻、气候严寒,农作物大多以种植荞麦、燕麦、玉米、土豆为主,因此,多以荞麦、玉米和土豆为主食。

彝族妇女把荞麦磨成粉后,多做成粑粑,放在火塘内烧着吃,或用铁锅烤着吃,也有的煮着吃。



贵州土家族概况

早在2000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湘西及贵州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并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贵州的土家族分布在印江和沿河两县。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多数讲汉语。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房前屋后喜种植果木花草。每个自然村寨多为同姓同宗,一户人家居住一栋房子。房屋有吊脚楼式,也有一般平房式楼房,式样不一。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有别,妇女穿左襟大褂,滚花边,衣长而肥,袖大而短,无领,身着围腰,裤脚镶花边,脚穿尖尖花鞋,喜包白色头帕,戴银饰。男子穿领大襟衣,右衽,青年人喜欢对襟短衣,排扣很多,青布裤子,白布裤腰,裤脚短,头包白帕或花帕。土家族崇拜祖先,也信鬼神。主要节日有过年、四月八、端午、六月六、重阳等


壮族服饰

男女服饰尚青黑。男子穿着一般,惟妇女装束很有特色。在荔波、独山一带,壮家妇女服饰与邻近广西壮族相似,除了身前挂蓝色围兜,扎着刺绣素花腰带外,别无民族标志。从江、黎平等地的壮家妇女装束,则别具一格。杂处于苗区的颇与苗装接近,平时普遍穿窄袖大襟衣,右衽,斜襟和袖口都镶花边,穿百褶裙,长及膝盖上部,前面搭浅蓝绿色或白色围腰,中间另缀一块与底色相间的深蓝色布条,上端绣一排五六寸长的条式图案,扎以彩色飘带。头发偏右挽鬏,插以小梳。青少年喜包毛巾式的白色花边头帕,中老年人多包黑帕。过去多穿船形绣花鞋,如今都穿市上出售的普通鞋子。青年妇女另备有节日和作客盛装,即穿无领无扣对被衣,从领围至胸前以及袖口镶着花边里面挂着上端边沿绣花的遮胸兜,戴小耳环和一两个小型银项圈、银手镯。与侗族杂居的,服饰则类似侗族,惟衣较长,裙子略短。对襟衣角边沿镶花边,袖子略宽,青少年女子挽发于头顶,中老年妇女挽髻于脑后。居住在市镇及其周围的,大都已改着汉装,惟头饰仍保持壮族特点,挽右偏鬏,扎把小梳,只戴一个银项圈,项圈下端扣着一个锁形或菱形小银块,另挂一条银链垂及胸前。由于这一带男女服装都尚青、黑色,故俗称为“黑壮”,广西壮族多喜蓝色,称为“蓝壮”。相传迁入贵州的壮族必须与当地的苗族或侗族穿着相似,否则要被“虎咬”。这实际上是民族杂居日久,入乡同俗和文化自然交流的结果。

瑶族猴鼓舞

瑶族同侗在跳猴鼓舞时,场上悬挂几面铜鼓,大家轮流上场敲打助兴,其声与舞姿相和。舞场中央竖起一面齐肩高的木鼓,敲击者模仿猴子的动作,不停地跳跃击鼓,众人随声上下扭动身体,神态如痴如醉。

贵州水族概况

水族族源与布依族、侗族相同,都是古越人的分支,和侗族一道几经迁徙,现居黔、湘、桂边境一带,在贵州主要生活在苗岭以南、都柳江游,人口有322,000余人。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市。

  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为鬼师占卜之用,老百姓不认识,也不使用。普遍用汉文。

  水族多聚族而居,同村寨的成员大多有血缘关系。水族服饰,无论男女都喜穿青、蓝色服装。妇女穿无领对襟半长衫,身大袖宽,下宽长裤,系青布围腰,托肩和裤腿均镶有花边,穿翘鼻子绣花鞋。节日佩戴耳环、颈圈、手镯等。男子包头,服装和汉族相似。

  水族信鬼神,而且鬼神多国繁多。节日主要是“端节”和“卯节”。

  水族主要生活在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上游的广大地域,包括贵州和广西的部分地区。人口有二十多万,主要居住在贵州。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列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一种古老的文字,叫“水书”。为鬼师占卜之用,老百姓不认识,也不使用。“水书”的单字仅有一百多个,系表达五行生克、生死吉凶、八卦、二十八宿和天干地支之类。水族普遍通用汉文。饮食以大米为主,喜吃糯米、包谷、麦类、薯类等次之。副食喜欢吃酸辣、酸菜、酸鱼、辣椒等,尤喜食鱼。爱饮酒,白酒,米酒,甜酒等都饮,有“无酒不成席”的习惯。

  水族的服饰,无论男女都喜欢穿青、蓝色服装。妇女穿无领对襟半长衫,身大袖宽,下穿长裤,系青布围腰,托肩和裤腿均镶有花边,穿翘鼻子绣花鞋。节日佩带耳环、项圈、手镯等。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在头上,侧面插一把梳子。男子包头,服装和汉族相似。水族多聚族而居,同村寨的成员大多有血缘关系。妇女地位地低于男子,家长有支配全家的权利。父死长子继承家长地位。婚姻是一夫一妻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由早先较为自由的婚姻逐渐变为父母包办了,并明显的打上了“门当户对”的阶级烙印。水族信鬼神,而且鬼神名目繁多。

仡佬族服饰

古代的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图于腰际,无摺皱,有如桶状,谓之“桶裙”裙有以布为之者,有用羊毛织成者。各地桶裙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男子皆穿短衣,女子或短衣或长衣,或短衣外套以前短后长之袍。质料有葛、麻、羊毛、丝、棉布等。头饰也各有区别,石阡府仡佬族男子“绾髻于顶”,修文县仡佬族男子“盘顶椎发”,平远州仡佬族女子“以青布束发如锅圈状”,平越府、黔西州仡佬族姑娘未婚者剪前发披后发作为标志。仡佬族无论男女皆 “科头”,即不戴冠巾,惟女子或以“青线束发”,或用“布带盘顶”而已。妇女的装饰式样繁多,石阡府的颈上挂两三串青色珠子;贵阳府、安顺府的,腰间系布带一条;施秉县、龙泉县、黄平州的,身上缀以蚕茧;平远州、大定县的,“披青布囊”,并“缀海巴其上”(海巴,即海贝)。随着历史发展,仡佬族的头饰衣着逐渐发生变化,其中以男子的变化最早最快,明代中叶,男子“服饰语言稍如华人”,到了近代,男女多以长帕包头,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盖顶,服饰渐同于汉族。民国年间,各地仡佬族男女服饰基本上与所在地区汉族服饰无异。

回族服饰

威宁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款式随时装的变化而更新。阿訇和妇女服饰及节日期间的打扮,保存着民族特点,反映出回族文化的特征。

圆顶白帽,用白布缝制而成。帽口比帽顶略大,边缘浅,以能戴到上耳根部为宜。一般为里、面双层,有的在帽顶添上阿文。威宁回族中圆顶白帽,是男子服饰的标志。阿訇和阿文学生常戴,节日时则绝大部分人都戴。

盖头和鸠尾式包头,是威宁回族妇女穿戴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盖头以青色、白色或浅绿色布料做成三角形状头巾。节日期间,部分妇女戴之。鸠尾式包头,以青色绿帕或青布包成,发不外露,中间形状似鸠尾,为回族妇女常扮头饰,稻田坝一带中老年妇女中尤为流行。

阿訇服饰,是伊斯兰教执教者的职业装饰。

阿文学生完成一定课程,掌握一定阿文知识,即可毕业出师,举行“穿衣”仪式,取得阿訇资格。传统的毕业典礼在大小开斋日,穿的衣服为绿色布料,一般款式为大襟长衫子,为老式者,在服装前后绣有经文,素雅清秀。

阿訇的通常打扮是头戴白帽,外加白包头,上装为青蓝色长衫子,系白色腰带,普通裤鞋,色调明快,素雅大方,给人以庄重文静的感觉。

威宁北部、西南部的回族服饰,与云南昭通、鲁甸接壤,男性多包白帕而不露头顶,或戴白帽而不折边。阿诡的白帽顶绣阿文,上装多为短便衣,少数穿长衫,裤脚7—9寸宽。姑娘喜戴耳坠,通常一只坠一个银铃,少数一只坠配两个银铃,以轻便、秀气为宜。不包包头,戴绣花勒子或顶红、绿色方巾,头发多系独辫。上身穿着大襟短服,腰系绣花围腰,讲颜色,求鲜艳。脚履精制绣花鞋,手戴银镯头,银戒指。婚后包鸠尾式包头,发不外露,衣服稍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色彩由鲜变素。

老年妇女,头上多包白包头,鸠尾包头外勒白头巾。

西南部与会泽、宣威为毗邻的乡村,青壮年男子大多头包青、蓝、白布,成大套头。身穿紧身短对襟衣,袖口细而短,几件叠加而穿。衣扣多用胶线或布条结成,又有用古铜毫银毫钱币焊作纽扣者,成对成排。有的上衣,外套褂褂。褂褂用青蓝布裁前,白线缝制,下沿八个衣袋相连,黑白相间,色泽分明,异常醒目。裤子为大裤脚,裤口最宽者须用解放前八幅小布缝成,腰部折成皱褶。已婚男子腰系白布挑花腰带,带头有须,下拖至膝头,行走时随风飘动。已婚男子的腰带,体现着女方手工针线的好孬,是评价女方的依据之一。男子多履挑花的布耳草鞋。部分青年喜用青丝帕或白布包于头上,黑、白交叉均匀,有棱角,俗称“喜鹊花包头”,双耳佩戴银耳坠。婚后多挽髻,套髻罩,上别银插簪,有的头上再系一串小银铃,行走时,铃声叮当,清脆悦耳。上穿大襟短衣,常用天蓝色布料,系花围腰。下装依上装而配,一般以衣裤不同色彩为宜。脚穿大花鞋,多为大红大绿的满帮花,有的鞋头上缀一朵红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变化,许多传统服饰已被抛弃或处于演变中,有的则被作为艺术品供后人鉴赏。服饰逐渐向普通化、时髦化转变。


苗族古瓢琴

这是黔南苗族的一种传统舞蹈乐器.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区的苗族村寨,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年过半百的老人,几乎都会跳这种舞.大多在每年农历四月上旬的赶狗场和猪场以及新谷节(一般为农历九月十日)进行.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丰富多采,样式色调繁多,且以色彩艳丽而出名。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写下了“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记载。盛赞苗族服饰足与天上彩云媲美。现在苗族妇女仍喜穿绣花衣裳:松桃苗族的衣服以绣花草为主,色调素净;黔东南以绣花鸟为多,色调较浓重;贵阳、遵义、黔西一带则喜挑鲜艳的彩虹图案;黔西北喜挑较大的几何彩色图形。

服饰质料主要是棉布、麻布,也有部分是用丝绸。黔东南苗族主要用棉布。黔中南苗族棉布、麻布并用。黔西北以麻布为主。服饰的主体颜色,松桃、铜仁、务川等县清代中叶以前以红色为主,清代中叶改装以后则喜用青蓝色。黔东南过去和现在多用黑色。黔北苗族尚青色。黔西北及黔中有的尚白,有的喜青,有的爱蓝、黑。

现代苗族服饰男装比较简便。一般是头包头巾,上身穿小领对襟短衣,下身穿长齐小腿肚的裤子,多用青蓝二色,和本地汉族男子差别不大。黔西北苗族男装较有特色,肩上披着织有几何图纹的披肩。贵阳、安顺苗族中老年男子,还喜穿清代时的满式长衫。

女装就复杂了,有百多种样式,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采,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部分。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它妆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是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髻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黄平的少女头上戴金紫色的小平帽。惠水、平坝地区有的戴青色尖帽。遵义苗族妇女包头巾。平布宽圆,上覆盖绣花红巾,周围缀以数十条珠垂链,有如古代皇后的垂帘巾,美观而又高雅。在衣饰方面,其共同点是上身穿窄袖、大领、左右衽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着百褶裙。裙长不一,以长齐小腿肚为多,也有的长到脚背,短的仅齐膝。雷山、丹寨接壤一带有长不盈尺的“超短裙”。裙子花饰有素净、浓艳等不同风格,如黔东南喜紫黑色,遵义喜紫红色,贵阳喜青色,白花色,威宁喜红白相间。贵阳、安顺等地有的喜穿蜡染裙,有的穿锦布裙,有的喜用色布拼镶裙子。

第二类,是头上包头帕,上身穿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和黑色。第二类比第一类素净,用料少,费工小。是清代中叶改装后逐渐兴起的样式,是一种以过改造而具有苗族特点的满人服。过去衣身又长又大,袖管也很大,经过长期改进,已变成紧身窄袖、曲线优美的服装了,再加上精致的银饰衬托,更是锦上添花。松桃、铜仁、三穗之全部,和长顺、紫云、罗甸、都匀部分妇女服饰就是如此。雷山、凯里、台江部分苗族妇女有时穿传统衣裙,有时穿这类衣服。思南、务川、道真、天柱等县苗族,过去也穿这类服装;现多穿和当地汉族相同的大襟短衣,衣缘、领围等一律不用阑干。

苗族男女都喜佩戴银饰,尤以青年妇女为最。现在仍是青年妇女的主要装饰品,而男子已普遍不用了。

银饰品都是本民族男工匠打制。其用途有银冠、银衣、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几类。论工艺,有粗件和细件之别:精件主要是项圈、手镯,细件主要是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索、银链、耳坠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空心、泡花的项圈、手镯,也是精工制成的作品。银饰可分成三大类型:第一类,以黔东南为代表,工艺水平很高,佩戴的数量也最多。一个妇女最高的佩戴量可达三四十两、五六十两以上,少数达二三百两。主要特点是喜爱穿戴银冠和银衣。银冠上焊接的各种配件,多达数十件至百余件,件件都是精工之作,其中最显著的牲是镶有二尺多高的宽大银角。银衣是因衣服上载的银饰很多而得名。第二类是松桃、铜仁地区,主要特点是在头巾上插上许多银花,肩上披银披肩,胸前围腰上绽着许多大块银花,耳坠很纤巧。工艺水平也很高。银饰数量过去也多,现已逐渐简化了。第三类是贵阳以西地区,银饰数量较少,仅在头上发髻插少许银簪、银梳、银花。这三类地区也有共同特点,即都戴银质的耳环、项圈、手镯。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