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1-07  李进     2688

努力构建贵州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努力构建我省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肖进源 李从国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全球贵州博士网)

一、当前我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我省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采煤、采石、采矿大多在农村。目前农村绿化植被不断恢复,但农村饮用水源却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十分突出。据调查,我省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有的河水、塘水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需要。许多小河道已被污染。诸如乡村集中人口区垃圾往水里倒,牲畜死了往水里扔等陋习十分普遍,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化。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测,很多群众不能喝到达标的干净水。另外,农村个体经营户如个体豆腐作坊、畜禽加工作坊等在加工经营过程中污水随意流淌,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很大。由于水污染严重,导致或大或小的肠道病流行,或其他传染疫病时有发生。
  (二)城镇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省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集镇转移,但是由于集镇居民的环境意识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人虽然进镇了,环境意识没有跟上,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集镇环保硬件设施(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难以跟上,造成集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

(三)农村私营企业污染较重。现有的乡村企业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少数私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口,偷排现象严重;不少锅炉、窑炉、生活大灶烟尘超标严重。同时由于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一些污染问题旧帐未还,又欠新帐,不少企业想法设法应付环保部门检查,污染治理一直没有到位。
  (四)农村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农用物资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品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危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也很大。另外,有机磷农药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现象让人震惊。
  (五)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目前,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这些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畜禽场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夏季蚊蝇滋生,恶臭难闻,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二、形成原因
  农村环境恶化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表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二)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养殖大户污粪处理随处流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三)环境规划的制定和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大部分乡镇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出现了重项目轻环保、重发展轻生态。
  三、对策建议
  (一)从实际出发,编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保证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三是编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加强全省各乡镇环保机构和人员配置、培训工作,设立专职环保员,确保全省乡(镇)、村生态环保监控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二)突出水源保护为工作重点,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把农村突出的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明确安全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和措施。二是切实加强小城镇生活和饮食娱乐服务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废水排放的管理。对有污染的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审批新建重污染企业。

(三)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一是紧紧围绕生态立省、生态立县为目标,以创建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为抓手,以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核心,以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化为原则,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二是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建设和完善全省乡(镇)村、组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和乡(镇)、村垃圾场、污水处理等治污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保护青山绿水,全力节能减排,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