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3-14  李进     2314

知而不行,比无知更可怕!

——知而无行,比无知更可怕!因为“知而无行”会产生“自以为是”,成为卑贱痴愚的借口!

    30年前曾经有一个朋友说我“聪明有余,智慧不足”,原因是打麻将玩时因为我扣牌,她没服成清一色。虽然是说着玩的,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一直认为自己虽然书读得多,但路走得少。古人说“读万券书,行万里路”,而自己的确做得很不够。

    这10年研究天人相宜心学,随着心灵内在修行的深入,越觉得自己内在的份量日益不足,日益需要精神灵养的滋养。

    今天我们的社会大力提倡心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阳明心学风行中华,这样那样的阳明心学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然而雷声大雨点小,阳明心学对人的素质的实际提升并不理想。很多人天天在讲阳明心学,仅仅停留在嘴上而已,在行为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有意义的改变。

    之所以会出现阳明心学停在嘴上难以落实到行上的原因,我在前一篇博文里提到,是因为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一直是一个排斥个性、否定个体自由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人的心灵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这种文化不助长人心的健全,反而是助推人心严重的不健全,在基因里给人心注入不独立、依赖的因素。天下没有哪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像我们炎黄子孙这样严重缺乏个性与独立思考。

    于是,尽管我们目前在嘴上如何大谈特谈阳明心学,大谈特谈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都很难进入人的思行,很难转化成人的素质。

    更为严重的是,停留在嘴上的“知行合一”,比不知道“知行合一”还有害。因为很多人在嘴在大谈知行合一,而不付诸行动,更加助长了人的“自以为是”,好像自己已经懂得并在实施知行合一了,在生活修行中会助长个人的虚伪性,由此导致人的素质更低。

    凭心而论,包括心圣王阳明就说过,“知行合一是工夫”,不是空泛的思想和理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样的道理谁都能听懂,根本不需要什么大师大儒进去行长篇大论的之乎者也的解释。

    天下伟大的思想,都不是思维,而是行为。犹如智慧从来不是飘在空中停在嘴上的东西一样。我觉得30年前别人说我“聪明有余,智慧不足”,是说得非常有道理的。知识如果不能为提升素质服务,那么有知比无知还要有害。因为有知者会产生一种酸臭的自以为是,并以这个自以为是为自己的卑贱找理由。

    在人的修行方面,今天突然有一种“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是一种进步的感觉”。是的,我的确在这两天的修行打坐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在这个发现中,内心确实产生了一种欣慰。这种欣慰的感觉刻骨铭心地诠释了,为什么古人会有“一天可以打造一个富翁,三代才能打造一个贵族”的感叹!

    在修行的道路上,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发现自己的长处还要难,而发现自己的不足的意义,远比发现自己长处的意义大。变化无常的世界,竟然美好得这么出人意料!


    作者简介:李从国,祖籍贵州省纳雍县,经济学博士(1991)。经济学、心学两栖独立学者,抗癌重生者,业余小提琴演奏员。中国国企改革第一方针“抓大放小”首倡者,全球首个共同的经济发展宣言《世界经济发展宣言》总执笔。“天人相宜”心学创建人,凤凰名博50人,天人相宜“上健康”善商系统工程总发起人。高级经济师,教授,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得意代表作《换个心态活一回》、《天人相宜》。

 

天人相宜心灵修行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trxy123

图片关键词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