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14  贵州博士网总管理

贵州博士的乡情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五年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导的贵州博士为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募捐的报导文章

贵州博士的乡情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五年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导的贵州博士为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募捐的报导文章

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联合党支部供稿

原文链接:抗疫情保供给 天下贵商在行动(六十一)▏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创会主席李从国:黔人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20588851777398&wfr=spider&for=pc

编者按:2017年,在时任省委书记陈敏尔(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永春、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杰、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签署了对贵州博士公益平台发起网创始人李从国博士提请的《关于整合全球贵州博士资源助推贵州经济发展的报告》积极支持安排落实的批示意见后,批示发到了全省厅级单位。立即得到了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提供无偿办公场所约1500平米。并授牌在高新区德福中心成立了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博士公益平台开启了落地贵州并开展工作的历史新纪元。俱乐部成立后,博士们积极投身公益,无偿承担了中央统战部、全国科协、贵阳市及高新党工委管委会安排的诸如中央统战部新阶层建设52个省重点示范点”“数博大道1+6S博士港湾”“BIT博士谷百场公益演讲等公益事业,在全国建成了首个以无偿报效桑梓为宗旨的博士人才公益平台,在全世界博士圈层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受到了全国科协、贵州省委、贵阳市委以及贵州家乡父老的一致点赞与好评。新冠疫情暴发后,为了支持家乡政府抗疫工作,在全球博士俱乐部领导班子以及博士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张绍雄的积极推动下,掀起了动员全球贵州博士向家乡抗疫的捐款活动。广大博士积极参与,一月时间捐献了约15万元资金和近60万元的物资,为抗疫工作做出了博士游子的爱心奉献。如今回忆起来,仍对博士游子们的家乡情怀感动不已。特将当时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对此的相关报道重新分享给各位黔籍博士和贵州党委政府及敬爱的家乡父老乡亲们(原文点击文尾链接观看)。并希望咱们贵州人在党和国家处于艰难时要团结一心,自觉听从党委政府的召唤,相信任何困难都能走过去。也同时向家乡党委政府报告: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贵州省博士协会公益平台,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助甚至是排斥打压打击,都会始终如一坚持20年前省委在北京成立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贵州博士网公益平台时省委党委组织部长张少农同志以乡情为纽带,动员贵州博士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宗旨与初心,以及省委常委贵阳市委羽胡忠雄同志在视察博士平台工作时关于博士,要做博士的事的指导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狠抓效率,继续坚定不移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家乡人民的坚韧桥梁和堡垒!

图片关键词

2017年1月22日,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在家乡贵州成立)

黔人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五年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报导的贵州博士为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募捐的报导文章

以下是报导原文:

2019岁末开始肆虐的新型肺炎,危害极大,已经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情况紧急,牵动了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心。贵州虽不是重点疫区,然而为了防患于未然书记省长都废寝忘食发动全省力量力保平安,打赢这场抗击疫害的攻坚战。为了贯彻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紧急通知》,以及省政协、省科协、贵阳市、高新区领导关于积极动员全球的贵州博士,为贵州抗击疫害做出贡献的嘱托,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等单位建立了抗击新型肺炎工作小组,破天荒发起自成立以来首次内部公益募捐活动,并发挥博士们分布全球的优势帮助联络采购运送医患用品,全力支持家乡抗击新型肺炎的工作。作为贵州博士网平台的倡议人发起人运营人老园丁,作为本次活动的募捐操作人,在北京的家里穿着睡衣用老花镜加PC办公。然而开始不到3天的工作中,博士们的表现让我无比感动,他们用比办自家的事还真诚的心奉献和支持这项工作——内部捐款来自国际国内世界各地,服务信息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满腔热情来自灵魂深处骨头根根……

一、令人感动的不是捐款多少,而是那一颗一颗来自天南地北的爱心

图片关键词

2018年就时任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请求,无偿组织百名贵州博士活动开赴百里杜鹃,为家乡景区旅游开发抬轿子)

博士,是学问家理论家,写论文上讲坛是高手精英,然而在日益物化现实生活中他们是穷人,仅靠不高的工资收入生活。我经常与来博士俱乐部喝茶的博士老乡们开玩笑:做博士不能总是满腹经纶、钱包空空哦。这次我发起带着募捐,作为第一笔带头捐款者,我的捐款额度将决定整个捐赠活动的规模与数量。我为此考虑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发起人老园丁捐1000元,作为在捐少了整个活动捐的钱数拿不上台面为抗击活动帮不了忙,捐多了会给博士们造成捐款压力增加大家的困难之间所找到的一种平衡。没想到捐赠一开锣刚两天,捐款者就150多人以上,筹集到了10余万善款,平均捐款额初步估计750元左右。750元对一个博士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这些善款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州博士,如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香港,以及国内各地的,最多的一笔12000元,最少的一笔100元。钱多钱少的确是有数量区别的,但汇款人的留言大意大致是一样的:为家乡抗击疫情尽点微薄之力。还添上一句感谢工作组的话:你们辛苦了,注意保重!更令人感动的还有两件事:一是由于是我一人在远离贵州的北京通过电脑微信开展工作,为了方便及时透明公布信息捐款是转款在我个人微信上的,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强而且眼睛有点花,有多笔汇款打到微信里我只顾回答感谢,忘了点击收款以至于汇款过了一天不点击收款退回了,博士们又会继续汇过来,有的数目写错了博士们又反复纠正;二是一位博士俱乐部自愿者的八岁女孩爸爸说博士俱乐部内部捐款支持抗病疫,要把春节父母发的压岁钱100——1001元的钞票也捐出来,还说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帮助被传染的病人治疗。孩子的父亲把100元打到了我的微信号,我说这100元不要汇款,要那1001元的现钞,留下来做纪念。

博士们的捐款数额确实不大,但其中包容的精神和情怀,其宽如天宇,其深如无底,蕴有永恒的意义。

二、令人感动的不是捐物多少,而是微信群里一贴贴联络信息的叮咛

仅从本工作组42日、3日两天的工作简报中,就可以看到所做的工作:

图片关键词


已经对接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爱尔兰、香港、北京、贵阳等地的博士,建立防疫物质收集机制。

其中,已加入美国北美贵州人联合共同商议小组,并对接到美国贵州商会会长等人,表明有渠道买到口罩和手套。北京科技大学李宇博士从同事那里可以买到100箱口罩,约150美元/箱,每箱600个,均为level1水平口罩,细菌过滤99.5%,可以作为医院日常使用。已将相关信息联系贵州省工信厅处长龙美美,表示安排医药集团采购人员对接;已添加贵州省医药集团采购副总李玲微信,并发送了相关信息。

此外,美国邬丽莎、田爱国、陈露均博士表示同意收集防疫物资信息,田爱国已发回物资信息,正在确认是否合规中。德国田靳峰、瑞典贾学恩、爱尔兰陈晓红、北京张萍、贵阳张波等均愿意联系防疫物资采购事宜。张波已联系到消毒液,宋伦强已联系到手持红外线检测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物资。

《大众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波博士从贵阳蓝威消毒药业有限公司募捐到二氧化氯消毒液1吨。贵州省科协组织部部长田祖良博士联系贵阳中医二附院,贵州科学院陶光灿博士一同驱车前往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提取捐赠物资。其中400kg已经交由贵阳中医二附院拉走,25kg交由贵州科学城使用,25kg交由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使用。贵州科学城众多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面临复工,防疫压力大;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承担了贵州省1300个批次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负责野生动物源肉制品的检测及防止食源性疾病爆发工作,已于正月初二在全省开展工作;剩余的50kg由田祖良博士保持,进一步联系安排使用;剩余的消毒液将在生产出,联系到用户单位后进一步提取。据悉,消毒液为25kg/桶,市场价300/桶,捐赠物资价值1.2万元。该消毒液可稀释到50倍使用,可用于环境、皮肤等消毒使用。

梁冰博士等,协同贵州唯维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赠10002L装刺梨原液,价值49.8万元;贵州贵定敏子食品有限公司26002L刺梨原汁,价值103.48万元;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捐助魔梨SOD刺梨浓缩液20001*14*20ml490*2000=98万元,魔梨魔嗵嗵刺梨原汁10000盒(1*6*30ml102*10000=102万元;合计价值353.28万元。刺梨汁富含维生素C,而维生素C被上海市卫健委等部门指定为新型肺炎的预防药物。

北京的张萍博士捐赠到100盒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已安排发货贵州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中心刘宗阳处。

George Li博士借助其在美国开办的公司,与杜邦等公司联系购买防疫物资,消息需工作日(当地时间)进一步确定。

德国的张闻博博士返回德国,将与田靳峰博士协同,查找防疫物资。

重庆的薛富春博士查找到天原化工捐赠天原消毒液的信息,并分享到群里。

香港的史启权博士查找到购买N95(韩国KF94)和普通医用口罩信息,单价分别为25人民币/个和3港币/个,进一步确认购买信息中。

图片关键词

(贵阳国家高新区授牌成立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首次挂牌德福中心15栋)

我们的工作在5个贵州博士群里展开,工作简报里收集的只是博士们所做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工作没有收集在内。而且这些工作都是博士们在本职工作之外展开的。支撑这份工作热情的,不是物质利益,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对贵州故土血脉生养的感恩。

三、为抗击疫情我们破了成立15年来一直坚持决不募捐的天荒

2005年在家乡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北京工作的黔籍博士们成立了一个政府搭台博士唱戏的,以动员贵州在京工作的博士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指导,以报效桑梓为宗旨的根缘博士公益平台”——贵州博士网(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后来这个网扩展到了全国,及至全世界,改名为全球贵州博士网(京ICP12049100号),在北京办公。成立15年来,为家乡贵州举办了10余次大型的博士公益活动。其中2013年为贵阳市委市政府开创大数据产业誓师典礼的百名博士贵州行活动,牵动了博士游子们的心,以一篇在贵州日报发表的激情燃烧的贵阳为感怀,掀起了动员全球贵州博士助推家乡建设的起念,并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交了报告,2017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等领导批示关怀支持下,以及贵阳国家高新区的关怀下,在高新区落地成立了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由此拉开了全球贵州博士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家乡的历史序幕。说实话,博士是理论家学问家,做实践性的公益服务不是长项。特别是在运转经费方面,平台从没开口向政府要一分钱,全都靠几位在北京工作的黔籍老博士筹集,就说北京的贵州博士网办公室和运转费用一年少说也是几十万,15年来运转经费一直是限制这一平台发展的死结。即使如此,我们一直谢绝博士们关于收些会员费让博士们主动捐些资的建议,15年来从无收费募捐的念头,认为出自贫穷之地的黔籍博士办公益报效桑梓,连自筹资金的能力都没有就不要办,收费集资办公益是不诚心,是走过场。我们曾一直以自行筹资报效桑梓为自豪。但当天灾到来情况紧急时,看见2000多人的博士网友们在网上发帖子关心家乡疫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想通过自身发展来支持家乡抗击疫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作为有贵州血脉的博士游子如果在家乡面临天灾之时无所作为是无良可耻的,于是全球贵州博士网破天荒发起成立15年来首次内部募捐、捐物服务。

四、黔人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

图片关键词

昨天,贵州电视台驻贵阳国家高新区的记者通知我们,说要到博士俱乐部来采访抗疫工作情况。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工作组竟然是远程办公的:工作中心在贵阳高新区的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采访的嘉宾却是分布在贵阳、北京、美国三地。于是这次采访只能通过远程传播进行。

记者问我:李博士,咱们贵州博士俱乐部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能调动分布分球的贵州博士们与家乡同甘苦共冷暖?我回答说我们成立这个平台的初衷是一纲三目,纲举目张的立体初心。一纲,就是通过动员集聚贵州博士报效桑梓的真情,展示贵州民族天然的纯朴、知足与自信。三目:一目是为三尺土下的贵州祖先,争一块脸面;二目是为艰难生存的贵州同胞,辟一个角落;三目是为生生不息的贵州子孙,做一个榜样。

记者又问我:李博士,听说贵州博士俱乐部创立了一门学育学说,并在准备积极推广,学育推广的意义何在呢,与博士俱乐部的初心是否一致?我回答说:人是万物之灵,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成长是灵魂的成长。今天我们贵州教育与全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一样,都做得几乎尽善尽美了,但教育的功能范围只局限在心理层面人类文化的传承开发,无法直接触及个体最重要的灵魂层面36亿年演化进化过程中拷贝并沉睡在个人灵魂里的先天天然天道智慧的开垦,学育是开垦灵魂的王阳明心学在育人成长中的应用,目的就是开启学生的灵性成长,填补育人成长中只有心理育人没有灵魂育人的空白。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黔籍博士在贵州开创学育,都源自贵州神秘的、天人相宜的得天独厚特质。学育在贵州率先推广,目的就是率先将灵性培育加入贵州的育人成长体系,让贵州人率先睁天眼来读书,开启灵魂来成长,这与我们博士俱乐部的初心是一致的。

记者最后问我:李老师,在你的心中总觉得贵州人、贵州博士很特殊与众不同,你是一个老牌博士知识精英,想必你的这份情愫不是信口开河哗众取宠的,一定具有深刻的内在感受,那么你的这个感受的内在支撑到底是什么呢?

图片关键词

    (时任省领导陈敏尔、孙永春、于杰同志关于贵州博士报效桑梓公益平台落地贵阳的批示)

我最后回答说就一句话:黔人之爱是长在骨头根根上的!

如果记者还要再问我:黔人的骨头又是长在什么东西上呢?

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黔人的骨头当然是长在灵魂上的,因为只有长在魂上的东西,才会自然携带真善美爱的天性。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5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