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6-08  李进     12280

《七律·五台访道》赏析并论廖彬宇先生之佛缘

图片关键词

五台访道

廖彬宇

最爱江山无限阔,神州何物不包罗。

回天力挽千钧重,遁世身闲片叶多。

宴坐云端开法眼,经行尘幻驭娑婆。

五台访道寻兰若,为使苍生震壤歌。

赵力能赏析:

2018年6月6日先生率五百名学员访佛门圣地五台山。并于7日现场吟咏此诗并赠与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表明了此番问道五台的心意。

先生本叫廖宇,在先生六岁时有一游方老和尚到先生家中,对先生的祖母说:“廖”为寂寥广大之意,代表天和地;宇也是天,不妨在两者间再加一个“彬”字,彬通假“斌”,代表允文允武,彬字为大木参天,代表人格立于天地之间,如此,则三才齐备,天人合一。彬宇先生的名字就这是这样来的。老和尚临走时,送了一部《金刚经》给彬宇先生,让祖母每天带着他诵读,并写了一句话相勉:“英雄到老皆信佛,未有圣贤不读书。”

彬宇先生亲撰的四观书院、四知书屋、四为堂大门联都是同一联:“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中正大公为生民立极”。其实这幅对联就是由“廖彬宇”三字发挥而来,上联是“廖宇”二字,下联的“中正大公为生民立极”就是“彬”字的注解。

先生自幼便深结佛缘,中学时学校不远处有一座寺院,他放学后就常常去与寺院的住持交谈,一来二去成了朋友,住持把藏经阁只给先生开放了。在此后的人生路上,先生也一直与佛门常有往来。

先生与一代高僧本焕长老、圣严法师、道生法师等均渊源颇深。先生20岁时曾一个人在深圳梧桐山深山中结蓬而居,山的另一头便是本焕长老。就在那时,先生与本老、印順法师结下情谊。此后每次到深圳,都会受印順法师之邀上山与本老相聚。

2015年,先生还曾率众去过佛国斯里兰卡,与斯里兰卡总统会晤,并与佛国的僧王、法王都进行了文化交流。

图片关键词

(先生与斯里兰卡总统及斯里兰卡僧王)

图片关键词

先生不但与有名望的高僧往来,甚至与数位无名老僧也有奇缘。其中有位无名老僧曾赠他一串佛珠后飘然而去。有位对文物素有研究,在海外做拍卖工作的友人无意中见到先生这件佛珠后大为震惊,说他数十年来第一次见到这种材质又这么大串的古珠,同样材质、年代久远哪怕只有手串大小的这类古珠以前也只见过一次,当时他们拍卖了五百万元,且比先生的小了整整十倍,然而都已极为罕见,何况先生这件,既是财宝,更是法宝,堪称神品。友人很惊奇先生从何处得来。又继续推断此法宝应是唐代之物,不知历经多少高僧之手,堪称稀世珍宝。须知唐代正是中国佛教龙兴之时,高僧辈出,九大宗派,无一例外,几乎都是诞于唐代。正是思想文化之辉煌,决定了唐朝的大乘气象。

而先生心中感念无名老僧,多年前还曾写下一首古风抒发怀念之情:

忆无名老僧

大士怀悲情,超然下凡尘。

拔苦救苍生,慈航演三乘。

愿追地藏王,慧目观世音。

感同文殊智,广作普贤行。

荷担如来业,随缘示显隐。

龙德多变化,圣手挽沉沦。

踪迹绝四海,天空万方云。

济世堪无量,迄今不知名。

江山斯何幸,有此天上人。

先生的《国学旨归》出版前,圣严法师曾手书《心经》以赠,祝贺《国学旨归》问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还曾书写彬宇先生的对联:“人天功德,永光坤维日月;龙象神威,加被震旦山河。”并为《国学旨归》系列丛书题副标题“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五台山净明法师、贵州省佛协会长心照法师、安徽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智文法师、江苏省佛协副会长曙正法师等都曾邀请先生为复建的寺院选过址,我还曾有幸陪同先生参访过由他选址,完工后雄伟庄严的大兴国寺······

先生六年前曾去太湖大学堂参访过南怀瑾先生,随后又去了韦驮菩萨的道场天目山,写过一首《登天目山》的诗:

初春尚觉草木寒,便往苏杭两地参。

朝至太湖谒长老,夕时行脚天目山。

斯是昭明分经所,亦为韦陀金刚銮。

竹杖芒鞋云中去,百里高处雪飞旋。

乐栖净土返真璞,喜食禅悦正法眼。

僧家夜半开早课,随顺同修未得眠。

佛号声声遍虚空,雷音滚滚断尘缘。

世事纷纭欲舍却,青灯黄卷驻此间。

忽闻居士狮子吼,教我殿下看红莲。

通体纯净浑无染,应在人间作圣贤。

在先生心目中,论世间之学问,最为究竟透彻的,第一是佛学和易学,然后是儒、道两家文化,至于哲学和科学,就更在其后。先生曾说越是形而上,越接近于道之本体,也越不易让人所理解;越是形而下,就越容易引起世俗的共鸣。先生认为形而上是能指导形而下的,形而下也必将朝着形而上发展。儒释道易都属于形而上,形而上属于玄学的范畴,体现出的是精气神及思想,看不到摸不着却又客观存在;哲学和科学相对来说,属于形而下,表现出了具体的理论和秩序。所以先生心目中的中华文化是玄学,玄学既包含了哲学和科学,又超越了哲学和科学。但先生也说,这是世俗之辨,真正说起来,还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先生自幼浸润于儒释道易思想,纵横捭阖,认为此乃人世间第一等学问,唯有学此学问,方能成就世间第一希有之人。无怪乎毅然退学,独行其道,走了一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路。令人惊奇的是,先生一路走来,“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无路可走处走出了光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图片关键词

(如瑞法师与先生互赠礼物)

何为第一等人?彬宇先生14岁时曾在教科书扉页写下一段自行愿文,我们可以从中窥视一二:

自行愿文

一心不二,应识三教四大之旨。渐除五盖,行六波罗蜜,当有七日克期决心。不离八支正道,使得九心生住,而获十力圆满。学百丈怀海,堪忍堪行;证千手千眼,万寿无疆。普度亿兆生民,究竟涅槃。

生又曾用佛经集句,做过一幅对联,表明心迹。北京乐佛寺方丈延宽法师曾书写下来挂在方丈室中:

上联:至心求道,殊胜希有,言行威肃,无染无求,独作诸善,为人雄杰,成就大志;

下联:纯修善行,超绝卓然,智慧明达,正知正念,拯济群萌,威德特尊,统摄四洲。

先生尝注:

“至心求道”出自《清净平等觉经》;

“殊胜希有”出自《阿弥陀经》

“言行威肃”出自《大般若经》

“无染无求”出自《大般若经》

“独作诸善”出自《清净平等觉经》

“为人雄杰”出自《清净平等觉经》

“成就大志”出自《法华经》

“纯修善行”出自《大宝积经》

“超绝卓然”出自《清净平等觉经》

“智慧明达”出自《清净平等觉经》

“正知正念”出自《大般若经》

“拯济群萌”出自《无量寿经》

“威德特尊”出自《法华经》

“统摄四洲”出自《药师经》

这幅对联是丙申年正月初一所作,先生言:每联七句,寓克期(七)取证之意;每句四字,每联28字,寓28宿之意;共计56字,表中华民族大和谐,同时2016年农历丙申年往上翻一甲子,是1956年,合周天之数。

几年前先生曾在五台山文殊洞中写过一首诗:

文殊洞内吟

少怀经纶志,夙慕古上皇。

为民开既济,慨然入帝乡。

高步张倜傥,涉足履冰霜。

世界更浮沉,精神渐沧桑。

域外悟玄境,洞中观空王。

身与名俱藏,物同我两忘。

日落山河隐,云归月色凉。

此际得素朴,便觉乐未央。

昭华超九重,兰若夜生香。

珠碧连霄汉,百物仰紫光。

乾坤须辅弼,社稷赖贤良。

鸿基通内典,盛德振大匡。

圆盖吞天壤,方舆载八荒。

神功资庶品,圣道润十方。

待时乘六龙,行地以无疆。

彬宇先生与五台山之渊源亦颇深,自弱冠以来,每年都会在五台山闭关一段时间。有次在闭关前,他曾徒步朝过五座台。

五台山有一座寺院,名“文殊洞”,因寺院后山山腰有一洞,据传为文殊菩萨修行之处而得名。后山之巅,又有一洞,名“文殊手印洞”,洞内石壁中有一天然掌印,传为文殊菩萨以手印之而成。此洞纵深不及两米,高仅一米,先生闭关时,白天在此洞中宴坐修心,夜里仅以褥子铺平,蜷身而卧。洞内常有蛇鼠出没,夜里卧听鼠鸣,白日诵经时则常有青蛇绕先生数匝而去,先生一日兴起,将此青蛇听经之奇观拍摄留存,曾示于人,我等皆奇之。独先生对身畔毒虫等物,全然不惧。

此首七律,开篇便以“最爱江山无限阔,神州何物不包罗”一句赞叹祖国壮美河山,也抒发了作者追求胸襟与格局之无限,包罗万有,表达了其道自足,不假外求的境界。

颔联“回天力挽千钧重,遁世身闲片叶多”写了作者入世泰然、出世超然之情怀。上联写入世行道,则有回天之力;下联写功成身退,则了无牵挂,连一片树叶也不取。

颈联“宴坐云端开法眼,经行尘幻驭娑婆”一句,写的是他在宴坐时,境界拔升,以至于云天之境,境界即眼界,眼界亦即境界。境界越高,所见真相实相便越充分,佛经有“五眼”之说,最高为佛眼,为无所不见之眼;次为法眼,再次为慧眼,又次为天眼,最低为肉眼。肉眼者,凡胎也。上联写人之境界提升,在于静定之功。法眼一开,才能看破万象,驾驭人生。下联“尘幻”是指人类所处之尘世,《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娑婆”为梵语音译,意为堪忍,人类所居之世界,佛呼为“娑婆世界”,意思是人世无常,有种种痛苦烦恼,譬如怨憎会苦、爱别离苦等等,而人类却在此中深陷沉迷,不能自拔。诗人此句,表达了唯有身心清净,才能自拔流俗,驾驭生命,完成使命。

图片关键词

那么诗人的使命是什么呢?最后一句则点明了,“五台访道寻兰若”是说到五台山的寺院来修身访道,就是要让自己身心清净。“兰若”即梵语“阿兰若”之省称,意为修行之所,又指寺院。修行访道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开智慧,并运用智慧普度众生。最后一句“为使苍生震壤歌”堪称全诗诗眼,也是全诗高潮。要让苍生击壤而歌。“击壤歌”典出《尚书》,是说尧微服私访时,听到有农夫击壤而歌,尧便问何故。农夫说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情不自禁击打着土壤而放歌,表达对盛世的喜悦。此处,“震”字用得妙,击壤是一人所击,多人所击则声震雷霆,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天下人都在击壤而歌的景象。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圣严法师手书《心经》相赠)

(责任编辑:王春贺_HLJ21)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