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5-10  李进     11675

我省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

                    我省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

                      肖进源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所谓石漠化,是指石灰岩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省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

  (一)   石漠化现状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云贵高原为中心,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个省(区、市)。长期以来,由于过垦、过樵、过牧和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据国家林业局监测,我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8万平方公里。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全省岩溶出露面积109084.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在岩溶地区,无石漠化面积37460.6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26%,占岩溶面积的34.34%;潜在石漠化面积34026.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31%,占岩溶面积的31.19%;石漠化面积37597.3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占岩溶面积的34.47%。在石漠化分布区,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全省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县就有48个,并具如下特征。

 一是石漠化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全省岩溶广泛分布,石漠化也广泛分布于全省。除成片分布的非岩溶地区外,整个岩溶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尤其在贵州中部、西部和南部的纯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区,石漠化呈集中连片分布状态。

   二是石漠化类型多样,代表性强。与西南岩溶分布的各省区相比,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等级较齐全,从无石漠化到极强度石漠化均有分布;既有岩溶峡谷与高原石漠化典型区,也有石灰岩与白云岩石漠化典型区,类型复杂,成因多样,代表性强。

   三是石漠化空间分布不均,具有西部重、东部轻,南部重、北部较轻的宏观格局。在岩溶环境背景基础上,受石漠化驱动因子的影响,全省石漠化强度、极强度多分布在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如水城、六枝、关岭、贞丰、紫云和长顺等区县;而东部和北部地区,较少出现大规模的强度以上石漠化,多表现为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如三都、丹寨、麻江、黄平、镇远、桐梓、绥阳、正安和习水等县;强度以上石漠化仅在局部区域出现。

(二)我省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资源减少、扶贫开发难度加大,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危及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已成为西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目前,我省石漠化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复杂。相对于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石漠化现状而言,我省总结的治理模式还不够多样和丰富。一但遇上特大干旱灾害,对现有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尤其是生物措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并直接影响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任务的完成。据统计,2010年的特大干旱,全省石漠化治理林业工程受灾面积达71.6万亩,严重影响了治理效果,补植补造的任务相当繁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水土流失状况依然严峻,生态安全脆弱。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丘,平均坡度17.8度,15度以上的陡坡占全省总面积的59,6%,其中61.9%以上为喀斯特地貌,自然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多年来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特别是不合理的陡坡垦荒等人为因素,导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1%以上,每年流失表土1.95亿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给生态环境带来相当严重的生态破坏,目前,因矿山开采而引起的地质灾害点达31处。贵州水土流失惊人,已占到全省总面积的45%,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土地质量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石漠化程度加剧,目前全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39%。

   二是草场退化惊人,土地石漠化严重。天然草场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贵州现有各类天然草地草坡面积427.02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3%,部分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盲目开荒,使草地出现退化,出现山体裸露至石漠。

   三是森林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减弱。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水源涵养能力削弱,气候调节能力降低,固炭能力弱化,病虫害加剧,森林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

   四是工程性缺水严重,污染程度加深。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发展之命脉。贵州田高水低,工程性缺水严重、污水任意排放,致使地下水系统受到污染。

   五是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锐减。贵州由于超常规的开发,森林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森林质量下降,野生动物群栖息,繁衍和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部分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甚至面临灭绝的境地。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加剧,自然灾害愈益频繁,资源迅速消耗和枯竭。

   六是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流经城镇和工矿区河段水污染较为普遍。全省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应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许多城镇和工矿区的污水未经任处理而排入河道。

   七是城市空气质量尚未根本好转,酸雨污染仍较严重。近年来,全省城市空气质量和酸雨污染虽有所好转,但是酸雨污染在全省酸雨控制区范围内仍然普遍存在,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浓度还处于较高水平。

   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现,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在农村,采冶型企业排放的废水、工业粉尘和固体废物量占总量比例较大。部分地区畜禽、水产养殖(网箱养鱼等)产生的各种粪便、废水,对河流、湖库及其他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总之,石漠化是我省喀斯特山区客观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生态问题。因此,能否有效地防治石漠化,关系到石漠化较为严重地区群众的生存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硬骨头和难点。

   (三)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

我省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是我省地处长江、珠江的上游地带,是国家确定的重点生态屏障;二是民族众多,是各族群众生存发展的共同家园;三是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众多,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与国内其它生态建设工程相比,这项工程建设的综合性最强,建设内容最为丰富,措施最为多样。目前,我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自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来,国家分三次累计下达投资计划13493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1000万元(即每个试点县2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3930万元,计划下达治理石漠化面积2540平方公里,其中2008年度540平方公里,2009年度885平方公里,2012年度拟计划治理石漠化面积1515平方公里。


   (四)综合治理石漠化的几点启示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全省各地在工程建设中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生态农业导向型、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主导型、人工造林与林产业导向型、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坡耕地与水土保持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共七大类91种治理模式。如黔西南州创建了“晴隆模式”、 “坪上模式”、“顶坛模式”、“者楼模式”;此外,还有七种模式,即石漠化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主导型模式、石漠化人工造林与林产业导向型模式、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模式、石漠化坡耕地与水土保持建设主导型模式、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模式以及石漠化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模式。六盘水市探索出了“五个结合”,即将石漠化治理与县域特色种植业、城郊型蔬菜基地、特色现代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种养殖业相结合,推动了全市草地生态畜牧业、茶产业、经果业、中草药种植等产业的发展,确保了石漠化治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毕节市探索出了“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栓带子,坡地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综合治理之路。多年试点工程建设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石漠化发生、演变和防治的科学把握,而且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石漠化可治、能治的信心。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科学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注重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省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究院所积极参与到工程治理中,初步探索和确定了一些先锋树种(构皮树)、草种(皇竹草、金银草、金银花、花椒等),推广利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治理模式。同时,建立了系统的石漠化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作用,攻克了石漠化地区蓄水难用水难的问题。


  三是坚持长短结合,转变方式治理。工程建设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问题,更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工程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逐步把靠土地谋生的一部分人转移出来,使其从过去上山砍柴到现在使用沼气,从过去陡坡耕种到现在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从单一种植和传统养殖转向多种经营和发展现代畜牧业,并逐步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全省各地在治理中始终坚持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生态屏障建设和景区生态景观相结合,大力发展以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乐”产业,促进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了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


   四是坚持资金整合,加大投入治理力度。在国家加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专项投资的同时,我省也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据初步统计,2008—2012年,全省石漠化重点县共整合农、林、水、气象、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方面资金数十亿元,成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五是坚持加强管理,提供治理保障。全省成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石漠化重点县也专门成立了县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快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进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一些石漠化重点县的工程建设制定了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多个部门的技术规程,同时,还出台了指导工程建设的意见和规范性文件。整个工程建设形成了发展改革部门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个专业部门发挥各自作用的有效工作机制。具体来看,县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做好年度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查和综合平衡;林业、水利、农业、畜牧部门负责具体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运行。各地将石漠化治理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和检查的内容,从省到市、州、县、乡层层签订责任状,工程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得到了落实,全省上下形成了举全省之力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联系电话:18984162985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