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8-07  李进     11588

适应趋势,加快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图片关键词

适应趋势,加快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肖进源 李从国

    [摘要]随着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理念增强,以“土、野、乐、趣”为特色的“乡村”迎合了城镇人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消费心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到农村“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乡村乐、购农家品”,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使得我省各地“乡村”旅游点蓬勃发展。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全面开发,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地影响我省“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作者随专家团队赴黔北考察调研乡村”旅游,以成效引领,以问题导向,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关键词] 贵州省; 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对策建议。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着眼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气、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新建、改造、提升了一大批村庄,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精致画卷。立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出了一批以自然气候为吸引物的避暑度假型、以生态景观为载体的城郊休闲型、以特色农作物采摘为主导的乡村体验型、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民俗陶冶型等乡村旅游产品。依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居、文化遗产,打造了雷山西江、平坝天龙屯堡、贵定音寨、黎平肇兴、丹寨石桥、余庆松烟、桐梓九坝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纷至沓来。以遵义为例: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17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23.8%。全年完成旅游投资179.5亿元,完成旅游招商引资新签约资金295.8亿元,到位资金82.4亿元。在景区升级方面,全市新增3个4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凤冈茶海之心景区、赤水佛光岩景区、仁怀市中国国酒文化城;新增凤冈县浪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湄潭县二道河鱼龙山寨乡村旅游中心、桐梓县娄山关镇宗家山休闲农业园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全省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有效的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深,概念模糊。目前,大多数人认为“乡村”既是农业旅游也是乡村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进而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农家特点。

    二是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运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等现象。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普遍缺乏规划,盲目经营,城镇化倾向明显。部分乡村的农户看到人家搞“乡村”旅游致富了,自己也办起了“乡村” 旅游。既不做市场调查,也不做规划设计,就用自己的田地、果园搞起旅游来。结果因开发起点低,品位不高,盲目竞争,相互杀价;有的“乡村”旅游开发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有的地方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建设上大兴土木,建筑物富丽堂皇,不仅脱离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而且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有的地方不对当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调查研究,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切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欠规范。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乡村的当地农民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服务人员,处于粗放经营中,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省乡“乡村”游业的发展。此外,对我省“乡村”的管理和规范还不够,合理部分和科学发展的相关措施还不够完善。 

    五是模式单一,产品不特,雷同多。目前,我省“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部分乡村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六是开发范围狭窄,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由于我省经济不发达、旅游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省“乡村”旅游开发的区域多在近市区或城区的外围,而对振兴比较偏远地区农村经济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一是着力在突出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开发项目。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加强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省“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做足做新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是保持本色,着力突出特色。我省“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快速兴起,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得益于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强化意识,突出“农”家特色,这是确保“乡村”旅游做鲜做活做响做靓的核心和灵魂。要注意保持我省农民、农村朴实的乡土本色,突出自然的山乡田园特色,避免城镇化倾向。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百花齐放,用“特色”树立起“乡村”旅游的良好形象,为“乡村”注入旺盛的生命力。注重对江河流域文化原汁原味的保护,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天人相宜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是突出新村建设,着力抓好扶贫工作。“三农”问题一直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我省农民增收渠道较少。开展“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田园、水库、果园等环境,广开财源,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与旅游经济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新村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农村新村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旅游商业,如农副土特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从中短期看,我省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镇的压力。

    四是加强资源保护,着力打造生态个性。始终坚持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坚决制止随意建设,盲目开发,更不允许千军万马一哄而上,抢山沟、占草场、改草场、改造农田兴办“乡村” 旅游,做破坏自然、贻害子孙的事。切实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有的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是抓好培训,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由于我省“乡村”旅游起于农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做好培训工作是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保障。各有关部门要从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高度,抓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另一方面强化服务规范的培训,不断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再次加强对本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使“乡村”旅游与当地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让游客真正能食农家饭,住农家宅,品农家风土人情,体会地道的“农家之乐”。 

    六是坚持政府主导,有效开展帮扶工作。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思想来统一认识,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帮助农民做好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乡村”旅游开发政策,并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中,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地旅游、农业、扶贫、卫生、公安、建设、交通、环保、地税、电力、金融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从各自角度,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便捷服务,形成加快“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创造“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是着力提升产业规模。目前,全省的“乡村”旅游自身布局分散、特色多样,仅靠“小打小闹”或“星星点灯”式的发展态势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化,也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生存非常不利。发展“乡村”旅游要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区域大旅游的发展态势,帮助指导农民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从一家一户做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在全省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户”、“乡村村”和“乡村乡”,最终达到有规模、有特点、上档次的“乡村”旅游竞相争辉的发展局面。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为一体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我省乡村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4  jq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