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4-10  李进     115

殷跃平

图片关键词

姓名:殷跃平  学历:博士生

地域:在京博士  专业:其他


一、简况
殷跃平,男,1960年7月出生于贵州独山县,汉族,籍贯四川自贡人。1977年7月在独山县麻尾区下乡插队知青,1978年4月考入贵州工学院(现贵州大学)地质系。”。1982年1月毕业于贵州工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77级,获学士学位;1985年1月毕业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
现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研究员,博导。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批特许注册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选址工作,在生产实践、科研、技术管理等领域做出了显著成绩。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防治。负责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主持了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研究等几十项国家重大项目,被国务院三峡建委授予《三峡工程移民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朱?基总理接见。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三项。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三十余次应邀在全国工程地质大会等及国际滑坡等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兼职及其它: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锚固与注浆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协减轻自然灾害专家组成员; 
——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员; 
——国家天文台500m直径大射电望远镜贵州平塘台址(FAST)土木工程专家;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
——国际滑坡协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委员


二、主要业绩及现从事工作
(一)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主持了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的国家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锚固工程的研究与设计,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地质工程防治理念,出版了《地质工程设计支持系统及链子崖锚固设计》专著,该工程被认为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样板,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世纪成就》所收录。同时,主持了十多项国家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并指导工程实施。多次参加国家专家组,进行重大滑坡灾害的调查和治理。参加了近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滑坡——西藏易贡高速巨型滑坡的调查和整治方案的研究,对该类滑坡的形成演化机理开展了初步研究。目前,正开展的研究有: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由于雪线上升引发的气候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滑坡与防治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典型滑坡遥感动态监测及风险评估》。
(二)长江三峡库区移民新址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多次参加专家组对三峡库区,特别是移民区地质问题进行指导和处理,为三峡库区二期移民迁建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大量对策建议。主持了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国家移民局三峡库区重大科研项目《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对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建立了巫山、巴东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示范区,有效地总结并示范推广基于滑坡防治基础上的开发利用课题。对库岸滑坡在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大型崩滑堆积体的形成机理、滑体块体结构对稳定性的控制,以及滑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砼格构设计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防治基础上的滑坡体开发利用方法,并进行了成功示范。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在开展三峡库区蓄水条件下峡谷高陡斜坡稳定性研究。
(三)国家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及场地岩土工程施工

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前期论证和选址地质论证,参加了我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场址工程地质勘察;目前正受聘于国家天文台担任全球最大的500m直径大射电望远镜台址(FAST)土木工程专家。FAST项目是国际巨型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一部分,用于探索100亿光年范围宇宙演化、暗物质分布、星系演化等。因贵州喀斯特洼地发育,可利用球形洼地作为主反射面的支撑及候选台址。选定了口径为500m的贵州平塘大凹凼喀斯特洼地作为台址,比目前全球最大的位于美国的300m直径射电望远镜大200m。所选场地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正进行场地勘查,将解决地下河系发育分布、岩溶塌陷、断层及破碎带的处理,崩塌堆积和危岩体加固,以及组成500m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的2000多片馈圆的地锚问题。
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是黄河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坝址。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位于海原—古浪八级地震构造带上。他在胡海涛院士带领下,于1990—1995承担了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距坝址1.5km的活动断裂勘察评价。所提交的研究报告被国务院有关部门采纳。广东核电站工程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位于深圳东约50km的大亚湾。他于1983—1985年参加了胡海涛院士主持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并参加了核岛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

三、主要论文
代表论文和著作
1.殷跃平,中国滑坡防治工程理论与实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1
2.殷跃平,工程地质新拓展—地质工程论评,工程地质学报,1994,2,4
3.殷跃平,机遇与挑战:从三峡库区移民论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4
4.殷跃平,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地质灾害与对策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25,6
5.殷跃平,三峡工程移民区滑坡防治与利用技术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学报,2000,11,2
6.殷跃平,三峡工程移民迁建区灾害地质体改造与利用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0,8,1
7.殷跃平,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工程优化设计,岩土工程学报,2000,22,05
8.殷跃平,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区松散堆积体灌浆加固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0,08,
9.殷跃平、胡海涛、康宏达,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地质论评,1996,42,2
10.殷跃平、张  颖、费宇明,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研究,第四纪研究,1996,2
11.殷跃平、李媛,区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理论与方法,工程地质学报,1996,4,4
12.殷跃平,西藏易贡波密高速巨型滑坡特征及减灾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27,04
13.殷跃平等,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地震出版社,1992。
14.殷跃平等,地质工程设计支持系统与链子崖锚固工程,地震出版社,1995。
15.殷跃平等,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地质出版社,2001。
16.殷跃平等,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行业标准),地质出版社,2005。
17.殷跃平等,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地质出版社,2004。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黄寺大街22号
邮编:100011;  E-mail: yyueping@mail.cgs.gov.cn

标签: 其他 博士
联系我们:13439028853

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8:00

Copyright@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550081

主      办:贵州在京博士联系点  贵州省人民政府上海办事处  贵州省博士协会

协会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德福中心A5栋12楼

京ICP备2021017892号-1

Powered by 京黔互连 ©2008-2025  jqlink.cn